第192章(1 / 2)
不过下江南这事应该算是朝廷的一次秘密行动吧?卫缺就这么大刺刺地告诉她,真的没问题吗?最重要的是,卫缺为什么要告诉她呢?她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意外地碰触到了怀中的小匕首,心里陡然浮现出一个十分荒谬的念头,卫缺这又是送果子又是送匕首的,还告诉她行踪,这一连串的行动,感情是在讨好她?
问题是她一个乡下来的丫头,讨好她有个屁用?
不过,罗天都并没有纠结很久,因为秋水镇送了信过来,齐锦已经带着罗名都上京了,按脚程这会儿都该到淳宁城了。{}
原来齐锦中举后,立时就收拾了行李,带了罗名都往上京而来。他最是个会讨好人的,齐家不缺银子,他自己去上京,虽不至于亏待自己,可是哪里有岳父大人安排得妥贴,况且罗白宿又在著作局供职,和礼部侍郎左青之的关系十分亲近,若能请得来年的主考官指点一二,受益无穷。
方氏接到信,喜不自禁,算起来她也有一年多不曾见到罗名都了,方氏心里还是十分挂念罗名都的。之前她的膝下就这么一双闺女,再没有别的孩子,罗名都素来又十分懂事听话,以前孩子在边上的不觉得,现在常年见不着了,越发想得慌,齐锦带着罗名都来上京,确实让她很高兴。
想到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到罗名都,罗天都也很高兴,整天忙忙地收拾着屋子,务必要让罗名都回来以后,住得舒适方可。
她是知道齐家富贵,比自家有钱多了,罗名都在齐家别的不讲,衣食住行方面肯定要比在罗家要精致。为这,罗天都还特地跟方氏说了,挑了一天,专程上街添置些物什,生怕等罗名都回来之后委屈了她,再者方氏的肚子也大了,等不了几个月就该临盆了,该准备的也要准备好,以后小孩儿要用的东西也要提前预备在那里,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第一个去的自然是工匠署,罗天都选了一面平鉴可人的大铜镜。那铜镜背面雕着一只栩栩如生的云雀,正昂首展翅飞翔,制作得非常精良,当然价钱也十分可观。但只要是为了自家小孩过得舒适方便,花再多的钱罗天都也是舍得的。
如今也到了深秋,眼看着就要入冬,天气也要变冷了,罗天都又特地去挑了个薰笼。
以前罗家从没这么讲究过,冬天再冷,烧了炕,屋里头的寒气也去了不少,再冷就烧个炭盆,搭上床旧褥子就成了,谁还特意架个薰笼呢?
向兰也是第一回 看罗天都这么大方,花起钱眉头都不皱一下,不由打趣道:“啧!啧!小娘子果然和大娘子姐妹情深,大娘子一来,连铁公鸡都舍得拔毛了。”
当然,向兰这么说是用的开玩笑的语气,并没有认真的意思。其实罗天都平日里对待自家人的时候,是很大方的,只是在这些奢侈的家什上面,就显得有些斤斤计较,绝不肯为了和别的小娘子攀比,而去添购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罗天都心情好,也不计罗向兰的调侃,乐呵呵地道:“大姐难得来一回,你又不是不知道,齐锦家里有钱,我怕她回家来住不习惯。”
这又是罗天都一个相当不好的习惯,她称呼齐锦从来就是连名带姓,绝不肯喊姐夫。向兰听了,神色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劝道:“小娘子既然亲近大娘子,以后对姑爷当要客气点才是,要不然大娘子难做人。”
提起齐锦,罗天都就拧起眉,“哎”了一声,道:“我知道了,向兰姐,你别担心,我有分寸的。”
她这样讲,就是不愿意再说这件事的意思,向兰也就识相地岔开了话题,不再抓着齐锦的称呼不放了,罗家再怎么大方,罗天都也是主子,她总归是个下人,这么说话,其实已经是逾矩了的,只是罗家很少认真计较这个罢了。
出了工匠署,又直接去了成衣店,这回倒是为方氏添衣裳了。方氏肚子如今越发大了,罗天都这几天注意到方氏身上穿的衣裳都有些紧了,只是方氏素来节俭,能将就便将就过去了,不肯多费一文钱。
向兰知道她的心思,善意地提醒道:“成衣贵,小娘子若是不嫌弃,还不如扯几尺布,拿回去量着东家娘子的身裁,多做几身。我估摸着不光是冬袄,就是夏衫也要做两件。”罗家家底如何,她其实十分清楚,罗天都今天光是那面铜镜就花了不少钱,而她列的单子里,要买的东西还很多,向兰十分精明地开始思考着如何节约钱财了。
罗天都愣了一下,道:“我不会做衣裳。”方氏倒是会做,但是手艺也算不得好,而且现在大着肚子,也不适合拿针线。
向兰就笑了一下,道:“若是小娘子信得过我,就让我做吧。”
罗天都想起程青给罗家村送书时,向兰塞给程青那件衫子,果然十分爽快地准备调头去布料店,既然有人要帮着她省钱子,她还往外推那才叫傻子。
她才转身,就见店外头走进来一个锦服公子。罗天都一看那人的装扮,顿时忍不住嘴角直抽,再次为这个年代人们奇特的审美观晃瞎了眼。
那人她并不算陌生,当日柳锦绣私奔,这人就在城门外挨个掀人女眷的车帘,还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