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2 / 2)
顾昌修到底使了银子,托了关系,在上京谋了个不大不小的职位。他因为罗白宿不肯帮忙,扫了他的脸面,原本对罗家颇为忌恨,别说罗名都出嫁的时候,他不曾过问,就是后来罗名都出事,罗白宿在华家的婚宴上闹了一场的事,被人捅了出去,他还掺了一脚,巴不得罗白宿从此仕途完蛋才好。
再后来传出罗卫两家结亲的消息,有人打听到了他跟罗白宿的关系,便出了重金,请他当说客。顾昌修这才厚着脸皮,找上罗家。
对这些突来的人情往来,罗家几乎是烦不胜烦,能推的一律不见,不能推的,也只是客套地见上一面,那些送的礼什么的,那是坚决不收的。
罗白宿想得明白,无论是当初提携他的左青之,还是卫缺,在朝中都有一个相似点,不拉帮结派。左青之靠的是左家百年门第以及左家传承下来的坚定地走纯臣一派的政治路线,而卫缺,把朝臣都得罪了个光,只剩下今上唯一的倚仗。左青之作为天下读书人的典范,自然也是罗白宿心里敬仰的目标,罗白宿自打入京起,就隐隐有些效法左青之的作风,一心一意想做个纯臣。
因此,这些日子,他更是紧闭了门户,对外头那些或真诚或别有用意的巴结讨好,统统视而不见。
为此,方氏日日在家里叹息:“唉,这样一来,你爹得罪的人就更多了,以后也不知道还能做几天官。”
罗天都看她忧愁得不行,便笑道:“反正咱家自打入京起,就没有几个人真正喜欢的,得罪了就得罪了吧。”
罗白宿的人气,早从当初被人推出来查户部的陈年旧帐起,就已经没剩下多少了,现在不过是雪上加点霜罢了。
罗白宿自己也道:“我又不想做多大的官,只想着这辈子多多少少能为朝廷出点力,不枉读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也就是了,凡事问心无愧吧。”
一家人经历了这么多,对官场也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执着,就像是一直闻着花香在花园外头打转的人,总是幻想着围墙内的景色多么美好,真正进了园子,看多了各色争妍的百花,也觉得就是那么回事了。
于是,一家人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反倒是有一件事,值得他们忙活了。
原本头年就该举行武举的,因为户部不肯拿钱出来,便一直拖了下来,再后来就是漓湘城地龙翻身,江南粮仓案事发,一直待到年底,此事方算是彻底结案,该斩的斩,该罚的罚,该流放的流放。
事情了结了,今上将户部也牢牢抓在手里,又没抄了好几家望族,得的钱财,分了一部分出去安抚那些该安抚的,多的全被今上自己收入了腰包。
今上有钱了,这武举的事自然又提上了日程。
程盛打定了主意要参加武举,罗白宿去岁就给他写了荐书,而今,说不得又重写了一份。不光如此,趁着年关,方氏又买了许多吃的补的,老老实实给他补了一回。
程盛如今也是个高大青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平日在军营操练也就罢了,如今过年在罗家,吃得好睡得好,方氏还一日三餐外加消夜地给他进补,补来补去,被得他火气旺盛,夜里鼻血直流,慌得一家人连夜将大人请来,被斥责了一顿,方才明白。
为这,方氏还很是不好意思。她本是一翻好心的,结果好心办坏事,害得程盛没补着,还倒流了许多血出来。
程盛倒是十分感方氏的情,对着方氏谢了又谢,闹得方氏十分不好意思。
为了弥补自家老娘弄巧成拙惹出来的麻烦,罗名都便帮着熬些清火散热的汤汤水水,给程盛喝了降火。
一家人倒真是其乐融融,十分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