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3 / 4)
乡,本想回省城的,却阴差阳错来到了上海。
“对了,阿俏,我险些将重要的事儿给忘了!”狄九一拍后脑,心想,险些误了要事。他连忙对沈谦说了一个地点,沈谦二话没说,便去取车,随即他驾车带着狄九与阿俏,穿过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来到租界边界上的一处弄堂外面。
阿俏一下车,先抬头闻了闻空气中的味道,扭头问狄九:“是他?”
狄九点点头,说:“他就在这弄堂里面。这几天有些洋人过来找他,问他要不要赚钱,还要他两天以后到锦江饭店外面去等着。刚开始他看在钱的份儿上也就应了,你也知道,上海这地方,帮里还有老有小的,花销挺大。可是后来他听说了你们和洋人打擂台的事儿,就总觉得不对……”
狄九年纪大了,说话总是车轱辘似的来回来去说。
可是阿俏却似没有将他的话全放在心上,而是继续闻了闻空气中的味道,然后挽着沈谦的胳膊,小声说:“士安,我们去看看,我觉得……很好闻!”
沈谦自然不会拂她的意。
两人并肩,走到弄堂深处。
而那香味却越来越浓。
只见一爿柴爿小摊,摊子的一头煮着滚水,另一头煨着高汤。一个身材挺拔健硕的年轻人正麻利地在摊头前面忙碌着。
阿俏他们并不是唯一的食客,前面还排着七八个人。甚至有些人是端着一只小精钢锅直接来买了吃食带回去的。
“两碗小馄饨,帮我盛在这只锅里,要多放开洋!”有人冲那摊上忙碌着的年轻人招呼。
年轻人一开嗓:“好嘞——”
嗓音悠悠地在巷子里回荡,那声音,那腔调,始终有一股豪放不羁的味道。
他一回身,一瞥眼,见到阿俏,手下忽然慢了一点,却随即咧开唇角,脸上洋溢出不服输的笑容。
这人,不是别个,正是当初“味压江南十二州”的卫缺。
当日他一时心急,不小心败在阿俏手下,后来又发现自家帮里的兄弟,往饮食中加帮中严禁使用的增味粉。卫缺因这双重打击,终于离开省城。只是没想到,隔了这许多时日,他们这些人,竟然在上海重见了。
卫缺这个柴爿馄饨摊,做得吃食不复杂,就是小馄饨。鲜肉小馄饨,汤头则是棒骨熬了大半天的鲜汤,配料也足。只不过上海这弄堂人家,大多吃的清淡,不喜加辣加咸,只喜欢那一股子能鲜掉眉毛的“鲜”气:现熬的鲜汤里撒一把开洋,放两片紫菜,最多再撒一小把葱花儿,一只只薄皮小馄饨在汤里漂浮摇曳,馄饨馅心若隐若现。这样一碗,是绝美的宵夜。
少时轮到阿俏与沈谦,阿俏望望沈谦,沈谦便对她点点头,示意一切由她做主便好。
于是阿俏言语里带着豪气,对卫缺说:“卫老板,红油抄手有么?”
卫缺没想到她竟会问这个,微愣之下也长笑一声回应:“有!当然有!红油抄手,怎么能没有?”
阿俏与沈谦等了一阵,见卫缺匆匆收摊,将两人带到他的住处去。
卫缺的住处是个挺敞亮的小院子,与昔时一样,这里依旧住了不少老人与孩子。
卫缺将沈谦狄九等人匆匆迎进来,请他们在院子里一张八仙桌上坐了,自己则到厨下去,少时端了三个大碗出来,每个碗里都盛着红油抄手。
三个碗往狄九等人面前一顿,狄九毫不客气,二话不说抬手便吃——这红油抄手的家乡味道,对狄九来说是异乡最好的慰藉。
沈谦却望着阿俏,等她指示。
阿俏尝了一只抄手,登时满脸喜色,说:“很好!”
她望着沈谦,又说:“你试试,不算很辣……”
沈谦当即尝了一口,阿俏下半句这才说出来,“不过有点儿麻!”
沈谦尝了那只抄手,默然不说话,模样表情稍许有点儿古怪。阿俏赶紧伸手,将顿在八仙桌上的茶给他倒了一盏,送到他手里,然后好言安慰:“没事儿的,多尝试几次,你就知道好吃了!”
沈谦缓过劲儿来,顿时也笑道:“确实是好吃!当真觉得味道也是能有冲击力的。”
他一转脸望向卫缺,冲他点头:“能让人体会这样的味道,我今晚不虚此行。”
卫缺听了这真心的夸赞,登时也笑了,露出两排白亮整齐的牙齿。
几个人围着八仙桌坐着,天南地北地聊起来。
阿俏这才知道,卫缺从省城出来之后,果断精简了他麾下帮众的人数。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又不服帮规约束的,索性都逐了出去。虽然卫缺这里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但是人人齐心。在上海这样的地方,做饮食的人很多,但是机会也同样多,于是卫缺就决定留下来,如今正在艰难立足之中。
至于洋人的事儿,卫缺也将情由一一说来,只说是洋人近来在上海专门寻像他这样的,专做小本生意的,甚至是平常时候只做一两件吃食的厨子,说是让两天后到锦江饭店去。
“你与人比试的事儿我都听说了。上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