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发起学生生产自救活动(3 / 4)
当她宣布放学,转身离开时,红果儿尾随着她走到教室门口。
黄老师莫名奇妙地回头望她。
她却笑眯眯地对她挥爪子:“老师再见。”
“哦……再见。”
话音刚落,红果儿就把教室门给关起来了。
什么情况?
黄老师忍不住走到窗户处,往里嚷嚷:“你们把教室门关起来干什么?”
红果儿却对牛春来道:“春来哥,跟他们讲讲,咱们进城买玻璃瓶种小球藻去!大人们都在种,没道理咱们小孩子不种。”
嗯?
不管是黄老师,还是同学们,都愣住了。
只有牛春来高兴得不行。
红果儿跟他求助了!
嗯,他一定要好好完成,这样红果儿妹妹就会对他另眼相看了!
于是大哥大站到板凳上,大声道:“大家都听到了吗?不想饿肚子的,咱们一起进城去!”
牛春来可是班里的精神领袖,他振臂高呼,大家能不响应吗?
“好!”
“跟着牛哥混,有藻吃!”
“不饿肚子,不饿肚子!耶!~”
叫好叫得最凶的,是那些天天传抄他作业的家伙,以及以前跟着他群挑高年级熊孩子的……熊孩子。
黄老师一看,“自力更生,艰苦朴素”是我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和美德啊。当下高声喊了一句:“你们去归去,注意安全。过马路的时候,先左看看,再右看看。千万别被车子撞到了。”
孩子们一看黄老师松了口,纷纷提起要求来:
“黄老师,种藻种得好,有没有奖励啊?”
“能不能把我的成绩加几分呢?只要及格了就成。”
“黄老师黄老师,看我看我!我种了藻,给你送几瓶过去,你帮我加几分呗!”
黄老师把语速放得极慢:“哥吾恩——”
有人立即把拼音拼出来:“滚!”倒变成像在骂黄老师一般。
黄老师气得指住那个人的鼻子:“你给我出来!你骂我什么?!”
那人吓得大叫:“我没骂你!我真的没骂!你在念拼音,我就是习惯性地把它拼出来!”
全班同学立即感受到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这种唱对台戏的方式,不是牛春来最爱用的吗?哦,也不算是。至少牛春来比他硬气多了,才不会怂成这样呢。
而牛春来现在在干嘛呢?
他正抱着手臂,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幕。
啊……牛哥变化好大啊,他居然没趁机洗涮黄老师……
几十个孩子在牛春来的带领下,跟着红果儿直奔县城废品收购站。
这时期人民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连累废品收购站也收不到什么好东西。而且,你绝猜不到这时期的废品收购站会收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除了后世也会收的废纸废报纸旧书外,这里还收碎玻璃,人们吃剩的骨头,破鞋烂套子等。只要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东西,没有不拿来卖的。
像碎玻璃,进厂之后可以当造玻璃器皿的原料。吃剩的骨头,多半来自于公家食堂。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乐于从废品收购站里购买,然后拿回家二次加工,熬个骨头汤,补补身体。
不过,现在闹饥荒,公家食堂已经不会把骨头拿出来卖了。炊事员多半会自留下来,给家里人改善伙食。
这时期的玻璃瓶,普通人家轻易是不舍得拿来卖的。它可以用来打酱油、打醋、打油,甚至人们买啤酒都喜欢买散装的。
能买整瓶装的人,已经算是“富户”了。
故尔,玻璃瓶的收购价也特别高。红果儿问了问价格,人家告诉她,就算她买得多,1个瓶子也得出1角钱。
1角钱算什么呢?红果儿可是36元户呢。她的零用钱足够买360个玻璃瓶了。
当然,啤酒瓶之类带颜色的瓶子,她是不会买的。小球藻是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分裂繁殖的单细胞藻类。买那种有颜色的瓶子,是好用来专门屏蔽阳光吗?
她给每个人都买了2个玻璃瓶子。
哦,说起来也是凑巧了,她班里的同学人数也刚好是36个。瞧瞧,多么吉利的社会主义36啊~。
总共花了7.2元钱。
你要是想问,她咋这么想不开,把钱花到别人身上去呢?原因很简单呐,有钱任性。
反正她也找不到什么花钱的地方,还不如把钱拿来帮她爹普及小球藻繁殖技术,多救救人。
至于小球藻种藻嘛,自从她爹回来后,她问了她爹土法繁殖法后,自己就已经试养了好几陶罐的小球藻了。
现在,这些陶罐里的水体都已经变得绿幽幽的,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
把这些藻分给大家不就好了?
买完玻璃瓶后,红果儿又带着大家直奔她家,让牛春来指挥同学们把玻璃瓶洗涮得干干净净地。
又让大家去打了井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