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老兵不死 > 0147 巍巍巴山军垦魂,拳拳赤子戍边情

0147 巍巍巴山军垦魂,拳拳赤子戍边情(1 / 2)

0147 巍巍巴山军垦魂,拳拳赤子戍边情

小白杨唱完,余音绕梁。

评论区。

“太好听了!”

“我爱听老歌,听老歌心情好!”

“还是老歌有味道。”

“老首长唱的水准一流,眼泪情不自禁地就往下掉,怀念当年在北疆当兵的的日子,二十年前的记忆了。我最喜欢的两首军人就是《小白杨》和《哨所里喇叭花》。”

“九零后,听了心里莫名有些沉重。”

“字正腔圆,一身正气,大爱!”

小雨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爷爷,对于白杨,她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很多时候,孩子就这样被潜移默化。

教育,就应当是这样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阵阵好评,礼物疯狂刷起。

王亮不是专业歌手,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之所以能够唱出味道,是因为他几乎到过中国每一个边防哨所,很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迹,他懂得小白杨精神是什么。

小白杨是深深扎根在军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

“想来很多朋友已经猜到了,不错,我要讲哨所,小白杨哨所!”王亮开始了故事的讲述。

莽莽巴尔鲁克山脚下,疆省军区塔城军分区边防某团塔斯提边防连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哨所是中哈边界中国疆省塔城地区裕民县的塔斯提哨所。

那是一九八三年的春天。

作为哨所一员来自锡伯族的战士程富盛回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孙扎齐牛录公社探亲。

当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程富盛骄傲而又地为亲人们讲述了哨所的光荣历史以及战友们戍边卫国的感人故事。

小白杨哨所最光荣的历史,莫过于那位叫孙龙珍的烈士了。

孙龙珍,女,一九四零年出生在苏省的一个穷苦人家。

一九五九年,年仅十九岁的她响应党和国家“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融入了西进的洪流。

进疆后的孙龙珍被分配到了兵团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化工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

一九六二年,中苏之间爆发了矛盾和冲突。

苏方通过其驻疆省的各个机构,煽动伊犁、塔城、等多地区上万多名边境居民非法越境,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

一时间,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

随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兵团党委下达了命令。

三千名军垦战士从兵团工二师奔赴塔城地区裕民县执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任务。

孙龙珍便是其中一员。

当三代任务顺利完成之后,这支由三千名军垦战士组成的部队奉命留下来组建了九师一六一团。

也就是从那时起,孙龙珍成了一六一团牧一连的一名职工,在巴尔鲁克山的边境线旁放牧守边。

牧一连所执行的任务就是代牧,把满山遍野无人看管的牛羊收拢起来重新编群放养,保护好当地老百姓的财产,等待牧民归来。

因为当时的边境非常不稳定,时有摩擦发生,这任务看似简单普通,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一九六九年六月份某天的一大早,天还没亮,牧工张成山就出牧了。

羊群顺着它们熟悉的道路,追寻着那肥沃的牧草。

羊哪里有什么政治观念啊,眼睛里全是那肥美的嫩草了。

走着走着,就进入到了三角地带,那是苏方单方面认定的争议地域。

太阳冉冉升起,天空开始放亮,张成山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正当他要上前去驱赶羊群往回走的时候,危险降临了。

只听嘎达嘎达的马蹄声响起,十分急促。

只见苏方士兵骑着体魄雄健的顿河马气势汹汹地往这边冲来,手中只有一根鞭子的张成山被绑架。

“快来人啊!救命啊!我们的人被绑架了!”

另一名在不远处放牧的牧民目睹了这一切,他慌慌张张地跑回到连队,汇报情况。

一长五短,集合哨吹响。

“紧急集合!”

因为不是作战部队,上级并没有给牧一连配发武器装备,战士们拿起平日里干活用的铁锹棍棒,呐喊着冲向事发地。

孙龙珍不顾战友的劝阻,也拿起了铁锹,要一同前去救人,那时她已经有六个月的身孕了。

当牧一连的战友们来到距离事发地百米远的距离的时候,对方哨所的机关枪突然响了。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串串子弹飞过来,其中一颗从孙龙珍的左腹穿入直到胸膛……

当战友们迎着枪林弹雨把孙龙珍抢救回来的时候,身上的军装已经被鲜血给浸染,而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一尸两命,六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