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惊涛涌如山兮,寻我壮士。(2 / 2)
“马臣杰烈士去世时,他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妻子刚刚下岗在社会上做临工,弟弟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声纳业务长刘玉龙牺牲时二十八岁,是家中的独子。家里人都知道潜艇上当兵是很艰苦的,艇一出行往往就是一两个月。由于空间有限,生活供给十分严格。尤其是水,在编制为五十人的潜艇上,每人每天只能得到一斤淡水,潜艇的铺位只有不到四十厘米宽,卧室里没有空调。在这种状况下生活数十天,艰难,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
“刘玉龙的父母曾经劝他不要这么苦,早点回地方找个工作。但玉龙认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坚持做了下去。牺牲时,刘玉龙烈士刚刚结婚不到半年。”
“......”
王亮回忆着,回忆着当年361潜艇上的每一个人,并讲述着。
惊涛涌如山兮,寻我壮士。
壮士一去不还兮,唯有痛哭。
骇浪击于心兮,唤我忠魂。
忠魂归去来兮,早还故乡。
天苍苍,海茫茫,洋深处,国有殇。
“感谢这些在军工困难的年代里为祖国科研和国防事业献身的英雄们,今日中国海军之成就离不开他们当年的探索和牺牲,我们骄傲,并感激着。”王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