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金屋难藏娇 第六十四章(2 / 7)
享受!
公冶铭扬喝得醉醺醺挽了美女的纤腰,西门千秋的凤眸也轻笑着眯起来,看着楚云飞笑容明媚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优雅的开口道:"多谢大王盛情款待,闻听大夏公主貌美如花,大王乃天下英雄,如此天作之合,本王借花献佛恭祝大王大婚之喜!"
楚云飞看了他一眼,面具下的眸光如海,笑意淡淡应道:"祝王爷也早日寻得可意佳人,请!"
玉杯共举,心怀各异,平静的面容下,恰如临波殿外夜色宫灯掩映的湖水,或明或暗、涟漪轻漾,暗流翻涌。
终于,吉日来临,大楚纪年之二十七年夏日,在四国使节的祝福声中、在朝歌城百姓沸腾的"万岁""千岁"欢呼声中,大楚大王楚云飞在正阳门举行了隆重的大婚礼,龙旌凤翚孔雀扇,青罗拂尘玉如意,六十六名内侍抬的金辂,册封了大楚后宫品轶最高的女主人--大夏云萝公主为大楚王后。
万人空巷,盛况无比,许多年后人们还记忆犹新、津津乐道,大王和深爱的美丽王后的大婚礼如何锦绣炫目,让天下人为之欣羡垂涎。
婚礼后,楚云飞宣布大赦天下,并颁布大楚后宫正式规制为:太后和太妃,一王后,正一品;四妃,庶一品;六嫔,正二品;十二昭仪,庶二品;下还有修仪、良娣、婕妤、美人共八个品级。
同时颁布恩诏,后宫一直被称为美人的女子,或高或低全部有了正式的封号和位分。
本来大王一定要娶那个不怎么清白的大夏公主为王后,是令很多人、特别是有孙女、女儿或者姐妹在后宫的皇亲国戚们不满的。虽然在楚云飞的冷血、残酷之下不敢出声,但私下的怨言和愤怒却是时有耳闻。
后宫排位一颁布,这恩诏无疑给了他们抚慰和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正式的位分可是因为王后而得到的,特别是位分的晋升很多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可以说的确是"恩诏",于是怨恨声止歇,朝廷上下一片喜乐。
其后,新王后颁下第一道恩旨:凡在内廷供奉超过五载的良家子皆可申请返家,核准后内廷将发下部分银两,自行婚配。大楚后宫惯例,从民间特别是低级官吏和身家清白的商人之家挑选宫女,是经常性的工作,入选者统称为良家子。入宫后,若没被大王宠幸,十年后即可出宫。
一般入宫的良家子都在十岁到十五岁,十年后最小都已经双十年纪,女子最好婚配的岁月几乎已经过去,所以经常有的良家子出宫后无奈只能做填房;这道恩旨改十年为五年,可谓功德无量,登时宫廷内外一片称赞。
大王大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们完全忘记了大夏公主曾经的污点,大楚国内一片祥和,甚至连乡野也感受到了大婚带来的浓浓喜庆。
朝歌城一路往西,过陈州、庐州、晋州接下来是火焰城,再向西便是大楚和大夏接壤处的一片绵延的山脉,被称为鄢之山。
因为大王大婚,所以尽管是边城,火焰城里也修补了道路,在主干道两旁挂起了红红的宫灯,过往行人笑语喧哗,酒楼茶店议论纷纷的也是朝歌城大王大婚的盛况。
"……老四,你小子有眼福,居然给你凑到热闹,这次和东家去朝歌,可算开了眼了吧?"火焰城一个小小的酒楼内,几个短打扮的年轻后生正谈的开心。
"就是,你小子居然也有今天,哥哥们还得请你吃饭,快快快,快说,是怎么个热闹?说得不好,这一餐自己吃自己!"一个胖胖的后生指了指笑得脸成了一朵花的老四。
被人羡慕、成了重要人物的老四"嘘"了口酒,擦擦嘴巴,方说道:"行行,众位哥哥别吵,听我慢慢说。那天啊,天还没亮,东家就让我去送货,说一会静街就哪里也去不成了,大王大婚啊,于是……"老四说的口水横飞,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唯一心不在焉的是角落里两个正用斋饭的和尚,看他们认真其实吃饭的架势,周围的人心里暗暗赞叹,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出家人呢。
看着眼前那张写着四个大大的"生人勿近"的冰脸,萨云萝吃了口菜,也暗暗翻了个白眼,nnd,这帮人也不知哪里的,还真是能耐,居然把自己也弄成了个像模象样的和尚。
还记得那天一进静室,角落里站着一个和尚,只问了一句"走不走?",待听到肯定答复,抓着自己按坐下,上来直接剃了头发,然后拿出一张薄如蝉翼的面具,用水湿了,很是技巧的粘到自己脸上,拿出一套和尚穿用的僧服,三下五除二穿好,接着便指挥自己插到了二进房念经的和尚中间,待念经结束,随着那群和尚大摇大摆从四四他们身边走了出去。至于现场后来是如何处理的,自己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的一切也总有人安排,感觉他们的行动异常迅捷和衔接,似乎有流程一样,有条不紊,一环扣着一环。待自己懵懵懂懂的醒过神来,正为一头如瀑的青丝哀悼是,已经被人领着从一法寺后山的山洞里带了出去,迷宫似的转了无数圈子,再一看,已经到了浴佛节人头涌动的大街上。
之后,便听到九门封锁等一系列禁戒的消息,而那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