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鹏因风起 第六十七章(5 / 6)
后的寿辰庆典。
于是延皓放心了,在和济王、安王商量后,四月初的一天深夜,突然兵临江州城下。
消息传到大魏都城江州,华阳震惊万分,连忙向江州增兵十万,安王、济王则趁机在齐州制造混乱,并趁乱将恭王从王宫接了出来,连夜奔逃大魏陪都南郡,在南郡以"安大魏,清佞臣"之名,昭告天下。
华阳控制着大魏北部地区,而恭王小朝廷则占据南部,形成南北对立;江州城外,大夏军队以助恭王为名,开始攻打江州。
华阳腹背受敌,极为狼狈,但他手中有大魏近六成的军队,所以延皓速战速决的想法并没有很快成为现实,反而因为恭王手下兵力较少,华阳得以把大部分的军队调集援助江州,攻城变得益发的艰难。
大楚仍旧歌舞升平,楚云飞为王后的寿辰大赦天下。
久攻不下,拉锯一月有余,延皓无奈,只好派人向大楚求援,楚云飞二话没说,派上将军莫大迁与谋士查汜水率铁骑五万连夜南下,在江州城北安营扎寨。
同时,以相助大夏军为名,乘大夏军与江州守军打得热闹之时,另派大将军许冠英与主簿葛仲谋领军五万驻扎江州西南,佯攻江州,实际上趁乱直入腹地,攻占了江州西南的茂州、和州两地,从北、西南和延皓所在的西面对江州形成了合围。
延皓自觉处境尴尬,江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云飞摆出的阵势也令他有了螳螂黄雀之虑,但箭在弦上由不得他不发,只好又从国内增兵,一则为打江州,二来也是防备楚云飞别有用心。
江州城内外,三国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正在这时,大夏北部的毫州、闽州、容城、端州四城忽然生变。
一股不知名的军事势力,以破竹之势,打着"还我河山,光复南郑"的旗号,突然袭击了毫容四州,其攻城手法极其诡异,士兵全部是化装成平民入城,然后半夜突然在城内起事,而且还是同时完成。
四城守军一贯只是防备大楚,现在四国在江州携手对抗大魏,理所当然以为大楚不会来攻,所以没有任何防备,内部生变乱成一团,一夜之间城池尽失,毫容四州的大夏青龙旗落下,取而代之的黄龙旗高悬城头。
毫容三州本来是南郑的都城端州外围所在,民心对南郑的怀想颇深,萨云萝和宋化丹并骑进入时,最后收复的毫州城已经在清理战场。
初蒙指挥手下迅速扑灭各处火焰,掌控要道,安抚百姓,并收编了大夏军六成左右的兵力,余者死伤外随守将仓皇逃走,井然有序中前后不过三个时辰,毫州易主,听闻是南郑收复旧地百姓欢呼震天。
看着面前还在清理的战场,萨云萝面色淡冷,真实的体会到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无情。
不无悲凉的叹口气,萨云萝转头对宋化丹说道:"兴兵易,安民难,守城亦难。一夜收复四城,我们策划得当是一方面,但追根究底却实在是延皓残虐不仁,民心向背。安民之道在于政合民情,一视同仁。请师父下令四城,尽快安民为要。"
"言之有理!"宋化丹点点头,招手叫来参军,颁布抚民军令,参军领了侍卫衔命而去。
看到街道两旁大多数店铺已经正常开门,想来兵变对民生的影响还不算太严重,看到此番景象,萨云萝心里多少好过一点,并未因南郑复国而让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突然想起丽妃,萨云萝继而转头看向宋化丹问道:"师父,去接我母妃的人有没有什么消息?"
延皓迟早会知道在大夏北部生事的是自己,萨云萝一直记挂着还被关押在大夏行宫的丽妃,希望有机会能救她出宫。宋化丹和初蒙为了让她宽心,经过商量后,决定由风月阁派出高手,到灵州行宫接出丽妃,半月有余了,却一直没有消息。
看着萨云萝满是担忧的眼睛,宋化丹微微摇头安慰了几句。萨云萝无声的叹口气,希望一切都顺利……
想到现状,萨云萝不由开口问道:"四座城池,投诚收编的大夏军一共有多少?我们现在手中可用的兵力大概有多少?我想过不了多久,延皓就会得到消息,那大夏的兵马就该来了。"
"每处大概不到两万人,加上我们自己的人嘛,大概有八万人左右,具体的数据一会便可以看到了。"宋化丹皱眉想了想,正色回答道。
萨云萝点点头,二人拍马进了暂为行营的毫州城守府,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果真,延皓闻讯暴跳如雷,把逃回来的守将几乎全部斩首,留下几人几番询问,除去知道是南郑后裔外,究竟是什么人策划了这场变故却一无所知。
突然冒出来的变故令延皓进退两难。
因为江州战事正紧,半途退出,实在心有不甘;但是若不退出,毫容四州已失。无奈之下,延皓只好先派出上将军赵天赐率大军十万妄图收复毫州。
大楚皇宫内的楚云飞闻讯也很是震惊。
那大夏北部四城,是南郑故地,部分地域和大楚接壤,居然存在着这样一只强大的神秘力量,而且躲过了大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