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谁主家国天下 118章 (1)(1 / 11)
城内百姓只为自己是否能过上太平日子担心,而朝堂内的当政者却在想着如何应付现状。
这城里城外的状况众臣皆心知肚明,城已破,却始终不攻进城来,大唐女帝是何意,稍稍有点头脑的人便知道。不是大唐不想攻城,也不是大唐怕了城中的守兵,而是人家看准了如今的大齐毫无反手之力,想你主动出降。
如今包括彦如画这个女帝在内,大齐人不得不承认,大唐之所以能在短短时日有今天的奇迹,并非单单是南郑遗臣的辅助,那英姿飒爽的大唐女帝分明是个用兵治国的奇女子。
高高在位的大齐女皇与之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而今,大唐兵临城下,破城来了个猫戏老鼠,围得你满心惶惶,就是不主动攻击,这样的局面了,还打什么?又拿什么和人家打?
彦如画看着依旧低头不语的众臣,恨不得冲下御座踹的踹,劈的劈,平时高谈阔论,趾高气扬个个都了不得的样子,如今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这些人竟然都成了缩头乌龟?!
殿中一时静得有些?人,这时忽听外面响起脚步声,意外之声过于突然,众人皆偷眼看去,原来是一个内监急匆匆跑了进来。只见他一直跑进殿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禀报道:"启禀陛……陛下,贤王殿下到!"
什么?贤王?!彦如画猛然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微微张着嘴,一时既忘了答话,也不记得怒斥内监早朝擅自闯进来的死罪。众臣也皆尽回身,贤王早以叛国潜逃为名公布于众,如今竟然回来了?!
彦如画就这样直愣愣地看着殿门开处,不发一言,直到看到李政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处。贤王一身常服,缓带青衫,踏玉阶翩然而来。
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李政会突然出现,而且在自己没有宣召的情况下大摇大摆地进了交泰殿,彦如画心中隐隐觉得不些不妙,待看到贤王面淡如水的表情时,彦如画心里更是猛然一沉,他气定神闲而来,可是有准备?看来……大事不好!
彦如画心里激烈地挣扎纠结,而殿中群臣心中也迅速转着念头,贤王虽在内斗中失败,却是大齐名正言顺的皇亲国戚,如今危急关头回来,可是打算卷土重来?众臣想着,不由有惊有喜更有忧。
李政走进来,淡淡扫了一眼群臣,负手立于阶前,往殿上看去,有些慵懒的目光对上彦如画有些慌乱的微眯凤眸。眉梢一挑,随即现出几分挑衅的味道,唇边涌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愈发不恭。
微微定了心神,彦如画平复心中的不安,皱眉沉声问道:"王爷叛国潜逃,如今还敢回来?朕究竟是该佩服王爷的胆识,还是该嘲笑王爷的愚蠢?如今,竟敢不召擅入朝堂,入殿不拜,又是何意?"
"本王是否叛国潜逃,太后心知肚明,"李政面色淡淡,冷笑一声朗声说道:"本王上拜天地君父,下拜君子豪杰,请问太后是要本王行国礼还是家礼?"
贤王李政突然现身大殿已让彦如画心慌不已,自己荣登帝位已是天下皆知,如今,他竟有持无恐地反驳一国之君。彦如画心里冷了一半,再看群臣已各自交头接耳低低议论,想着自己的颜面有些挂不住,不由顿了一下,厉声呵斥道:"朕登大宝,即为大齐之君,你贵为一国王爷,竟视若无睹,该当何罪?究竟想要如何?"
李政闻言低头一笑,随即抬头悠然看了彦如画一眼,拱手道:"若是太后,便为本王皇嫂,本王理应礼敬之。无奈,太后夺位,逐我大齐幼君,本王眼中,则为十恶不赦之人,本王还要行礼?"
彦如画气得一手按住宝座两边的扶手。只是,贤王李政的从容不迫,让她益发觉得有异,微抬眼眸,不偏不倚迎上李政微眯的双目。电光火石之间,两道目光交于?那,火药味瞬间弥漫在殿内……
唇角始终噙着一抹淡笑,惯常微眯的双眼却忽然精光暴现,犀利的视线与彦如画直直对视。众臣皆有些心惊,同时都明白,想尽方法逃离大齐的贤王忽然出现于交泰殿,必然是哪里出了新的情况。左思右想,众人心下明了,这皇城内恐怕已是剑拔弩张。
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众臣提心吊胆地肃立着,彦如画睁着眼睛,死死地盯引导李政,突然拂案而起,厉声喝道:"殿前侍卫,将口出叛逆的李政给朕绑了!"
话音刚落,数十名御林军迅速冲进大殿,将李政团团包围了起来,剑甲撞击声中,群臣连忙向后躲避。
李政微微摇头,淡淡轻笑,冷哼一声道:"彦如画,都到了这般时候,你还不回头?这样蠢笨,如何做得了这一国之君?"
淡笑风雅,对刀剑林立视若无睹,李政傲然而立。
"李政,你好大的胆子!竟然直呼朕的名讳!"彦如画火冒三丈,一声怒喝:"还愣着干什么?给朕拿下!"
李政依然淡笑,抬手轻轻击掌,似不屑似好笑地看着彦如画:"本王既然敢来,便有敢来的道理,来人!"一声低喊,一队御林军装扮的兵士应声而动,急速闯入大殿,随着一声声"蹭"响,刀剑出鞘,列队整齐地踏上龙阶,迅速包围了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