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3 / 5)
灵体的净化,建议冒险小队在没有足够光系祭司的情况下选择撤退。
——459页;地下世界篇;第八十一节
【噬灵蜂】
分布较为广泛但严格说来并不算太常见的虫类魔兽。主要生活在背阴处的墓园附近,或是其他死尸较多且不容易见光的地方。在地穴中也有发现亚种的记录。外形与胡蜂大体相似,腹部有幽灵盘绕一样的花纹,成体至少能长到一掌半的长度,雌性的个头通常更大。食肉,也可以靠吸取幽灵的能量为生,会用生物的尸体配合自身分泌物筑巢,算是比较令人厌恶的魔兽种类。
通常会一雌一雄结对生活,根据冒险者公会提供的记录,雌性擅长风元素魔法,而雄性可以使用几种亡灵魔法,不论雌雄,尾刺都带有尸毒,它们虽然智力不高,但攻击配合非常熟练。因为采取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材料,不建议和其正面作战。可以利用其畏光的特性简单回避。
——101页;常见魔兽篇;第一百五十二节
【风鹰蝠】
曾被各地的部落视为不祥之物的少见魔兽,因为多出现在具有大量死尸的战场吞食腐肉,在被学者证明能防止疫病流传之前,一度被捕杀至濒临灭绝。大体形貌像是一只巨大的蝙蝠,但是长了和猫科动物类似的头颅,和遍布全身的棕色长毛,尾巴长有骨刺,四只爪子非常锐利。是本书中难得的插图描绘比较精准的种类。
所有发现的活体均为风系,其余方面的能力不值一提,唯有速度快的惊人,而且在距离猎物两米左右时会爆发性加速。不过不太经常捕食活物的缘故,战斗欲望非常低下,鉴于其防止疫病传染的功绩,应被分类为益兽。
——31页;常见魔兽篇;第十六节
【鬼牙兽】
中深层地穴生态圈中较有威胁性的低阶魔兽,从样貌上看是风鹰蝠的近亲,只是毛色变为绿色,口部也有突出如剪刀一样的锋利双牙。视力退化,喜欢舔舐血液,除此之外,习性和风鹰蝠大体一致,捕食方式也如出一辙。
根据各方反馈,对待鬼牙兽绝不能当作近亲一样处理,这种魔兽速度极快,领地意识极强,极为嗜血,攻击欲望远超很多实力更强的魔兽。请务必在此种魔兽存在的地区小心前进,如果恰好是风临日,最好携带金属护颈以防不测。
——427页;地下世界篇;第十二节
【锁灵尸精】
仅在有镇魂石矿脉的地下洞穴深处存在的稀有魔兽,不仅没有插图,连具体的描述也没有,实际上连这种生命形态是不是该列入魔兽名单都有争议。矮人学者坚称这种魔兽不过是冥府之力通过镇魂石矿脉泄露后的实体化,而冒险者公会逐条进行了批驳,指出独立行动能力和对魔力的操控已经构成认定魔兽的关键要素。
对这种魔兽,没有人的了解能超过鹰脊山附近的鬣狗属兽灵部落。而因为那个部落谈不上友好,关于此魔兽的信息收集也基本没有任何进展。只能根据圣域流传的消息判断,绝对不要跟它在尸体很多的地方作战。
——460页;地下世界篇;第八十二节
【提灯蜥】
颇为罕见的亡灵类魔兽,大多生存在时常有冒险者进入的幽暗地穴中。是少有的、能比灵能系亡灵巫师还要熟练的操控幽灵的生命,以幽灵的能量和被折磨时散发的怨念为食。非常擅长诱杀智慧生命,头顶长有可以短时间发光的触须,并能用已经控制的灵魂制造陷阱。
因在亡灵巫师中小有名气,资料还算详实。这种魔兽可以使用灵能系亡灵魔法和暗系元素魔法,因为具备食肉能力,诱捕时的咬杀也非常致命,牙齿的毒素可以短时间让目标失去行动能力。建议在光属性祭司的配合下围猎。谨防诱杀陷阱。
——472页;地下世界篇;第九十六节
【雷牙林猫】
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林地常见的小体型魔兽,除了两大两小四颗格外突出的犬齿外,体貌特征与常见的林猫并没有太大差距,因此很容易被不够仔细的冒险者错过。此种魔兽性情温顺,通常以小兽为食,并不会主动攻击体型大于自己的生物,通常会与人类主动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即使在实力上划为中阶,威胁程度却还远不如许多低阶魔兽,居民不需要为它感到担心——但请勿试图抓捕喂养。
观察到的个体全部为主火的雷系元素契约,强度一般,但魔力和敏捷都非常出色,有使用多种杀伤类雷系魔法的记录。虽然雷牙林猫的犬齿是极优秀的材料,但因为合适的代替品并不少见,不推荐对其进行专门的狩猎。
——33页;常见魔兽篇;第十七节
【狂战士蚁】
在整个圣域广泛分布的微型虫类魔兽,常见于落叶林和较为肥沃的农耕区。智力极为低下,而且仅有抱团行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几种很弱小的魔法,因此在学界对是否将其归入魔兽分类一直存在争议。显著特征是巨大的颚,一旦受到攻击会迅速由黑变红。红颚状态的狂战士蚁会攻击一切可以攻击的物体,危险度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