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叔侄俩误入鬼镇 小悟空棍打鬼叟(2 / 3)
小心地往后退了几步,一边走一边小声告诉马伯通:“师叔,咱爷俩是撞鬼了!这不像是人家,像是坟头啊!要不然能一家家挨得这么近,只有门没有窗吗?”
“啊?撞鬼?不会吧?咋还有这种邪事?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魏宝山叹了口气,沮丧道:“如果伞没丢还好说,现在咱爷俩连方向都认不准,可别乱动。这里如果真是坟茔地,刚才咱爷俩要是在屋里停留时间稍长些,估计这辈子就出不来了。”
听魏宝山这么一说,马伯通也是一阵后怕。凝目四下看了看,越看这里越像是坟茔地,再想到刚才娶亲的队伍,终于恍然大悟,那哪是什么娶亲啊,分明是鬼婚嘛!
书中代言,鬼婚也叫阴婚。过去有这个讲究,如果少男少女死时还没有婚配,假如不替他们完婚,他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所以,一定要为他们举行一个阴婚仪式,最后将他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葬,免得男女两家的茔地里出现孤坟。祖坟地中出现孤坟,从风水上来讲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给办个鬼婚,免得坏了祖坟的风水;而没有条件办鬼婚的人家,一般这种未婚夭折的人是不允许进入祖坟的。
言归正传,叔侄俩小心地往回走,本想原路返回,离开这个村子,可是说来也怪,走了半天也没找到来时的路口,就连那两匹马也找不到了。爷俩躲在一棵大树后,仔细地打量了一圈四周,就见四面八方都是黑漆漆的,阴森恐怖。头顶不见月亮,也没有星星,整片树林子里寂若死灰,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马伯通咋了咋舌,盯着魏宝山小声问道:“宝山,要不然,干脆咱们放把火得了,烧他个精光,我就不信出不去。”
魏宝山摇了摇头:“师叔,还是别冒那个险了。不到万不得已可别瞎折腾,现在咱们被困在这里,万一着起火来再把自己烤着了,这不是玩火***吗?我再想想办法。”
说着话,魏宝山集中精力,努力去想应对之法。要说办法不是没有,关键是现在方位不明,根本分不出东南西北。要不然,只要在鬼门位画道“阴沟”,泄了这里的阴气,这种鬼遮眼的把戏自然就破了。
正在这时,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爷俩凝神仔细观瞧,就见一匹白马从树林里跑了出来,马上坐着个干巴巴的老头,看年纪没有八十岁也差不了多少,真是发如三冬雪,鬓如九秋霜。干黄的一张脸膛,大鼻子头,身穿一身蓝布裤褂,腰裹扎着带子,手里提着一条十三节紫铜鞭。
马到近前后,老头闪身跳下马来,看了一眼马伯通和魏宝山,笑眯眯地问道:“大半夜的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呢?早点回家吧!”
马伯通抱了抱拳:“唉哟,老哥哥,我们爷俩是迷了路了,走来走去也转不出这个林子了,老哥哥是打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啊?”
老头干笑了一声:“我从前边来,就到这里去,我啊就是来送你们回家的!”
“哦?”马伯通和魏宝山一怔,打量了一眼这个老头,素昧平生,压根就没有见过面,不由得多了几分警惕。
魏宝山抱拳问道:“老人家?您说要送我们回家,您认识我们吗?”
“认识!你不就是魏宝山吗?他不就是马伯通吗?”
哟,爷俩一听,这人还真说对了,这可怪了事了,深更半夜的,竟然有人会主动前来搭救自己,难不成老天爷显灵了?眼下这人是天神下凡?
马伯通点了点头:“老哥哥说的不假,我多问一句,老哥哥姓甚名谁,我怎么不记得了?您知道我们住哪儿吗?”
老头听罢哈哈大笑:“我姓赵,叫赵阔志,江湖上有个小小的绰号叫幽冥鬼叟。我这次来,就是送你们回老家!”
“啊?”
马伯通和魏宝山这才明白,闹了半天人家说的送他们回家是回老家,听这意思来者不善啊!
马伯通嘿嘿笑了笑:“老哥哥,开玩笑的吧?咱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啥要我们叔侄俩的命呢?就算是死,我们也得做个明白鬼吧?”
老头掂量了几下手中的铜鞭,点了点头:“好,那我说个人,你们看认不认识。灯前无影于河于渡海,你们认识吗?”
魏宝山和马伯通一听,心里一翻个儿,这回明白了,不用问,人家肯定是来寻仇的。
魏宝山冷笑道:“不错,于渡海我们是认识。做为一个出家人,本身应该不染红尘之事,而他却不讲门规戒律,屡次加害汗王,最后又把铁帽山玉皇观变作了杀人的战场,又连累虚鹤真人命丧当常这种人执迷不悟,心思歹毒,不行仁义之事,实在是死有应得!”
赵阔志冷哼道:“魏宝山,你帮着鞑子办事,竟然还在这儿大言不惭,口口声声说什么仁义道德。我问你,你是不是汉人?如今你连老祖宗都忘了,给皇太极捧臭脚,你还有脸教训别人?”
魏宝山正言厉色道:“老爷子,话不能这么说。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老人家您好好想想,当今明朝昏庸无能,西北大旱,非但不去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