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2 / 4)
告诉我为什么你认为这不是灵异事件?”
他把卷在叉子上的面条蘸匀酱汁,然后抬起头:“那时候我还没见到他本人,所以没法确定。”
我停了一会儿,说出自己担心了一下午的事情:“他父母会起诉我们吗?”
搭档:“他不会对他爸妈说这件事儿的。”
我:“你怎么能确定?”
搭档:“他太像我了。如果是我,我就不会说的。”
我总算松了口气:“那他是什么情况?”
搭档:“也许你会觉得我这么说像是有点儿在拐着弯儿自夸……实际上他很聪明,这点从他所读的那些书就能看出来。”
我:“都是什么书?当时衣柜里太暗,我没看清。”
“都是些远远超过他阅读年龄的书。”说着,他轻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把那卷面条送进嘴里。
我:“对了,还有,你不觉得掐他脖子这事儿……有点儿过分吗?”
搭档没吭声,点了点头。
我:“作为你的搭档,从职业角度我要提醒你,最好不要再有这种事儿了,虽然你没伤到他,但是你吓到他了。”
搭档表情认真地抬起头:“你认为我会再做第二次?”
我:“嗯,你的那个样子我从来没见过……呃……像是个在街头混的。”
他咧开嘴坏笑了一下:“好吧,我不会再有那种行为了。”
我:“咱们再说回来吧,到底他是怎么个情况?”
搭档:“我还不知道原因。”
我:“那就略过原因。”
搭档把手肘支在桌面上,嘴里叼着叉子尖儿,看上去像是在措辞,但是我知道他不是:“嗯……让我想想啊……看上去他是受了什么打击,那个打击对他来说伤害很深,所以他故意用这个方式装一出闹鬼的恶作剧来换取他想要的。就像他今天说的那样,假装被我们搞定这件事儿,好让咱俩滚蛋,他继续保持现状。”
我:“什么现状?”
搭档:“就是不用去他所讨厌的学校,不用面对那些对他来说白痴的同学,自己在家看自己喜欢看的,只需要偶尔自言自语,装神弄鬼。”
我:“你是说他不想上学了吗?”
搭档:“正是这样。”
我:“所以编造了这个故事,并且维持了3年?”
搭档:“没错儿。”
我深吸了一口气:“我觉得这比鬼故事更离奇。”
搭档:“一点儿都不,从昨天说起吧。昨天他父母说过,他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天才。上了中学之后,开始一段时间还好,但是慢慢地,他似乎对上学和功课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也直线下跌。为此,他父母头疼得不行,甚至还请了家庭教师辅导。结果,那些家庭老师都被他轰走了。然后不到半年,他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我:“对,大致上是这么说的。”
搭档:“有件事情他们说错了。”
我:“哪个?”
搭档:“他不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是对优异成绩所带来的成就感失去了兴趣。”
我:“你的意思是他能做到很优秀,但是他对此感到腻了?”
搭档叼着叉子点点头。
我:“我还得问,为什么?”
搭档:“他的聪明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他的思路、见解,以及看事情的成熟度甚至不亚于成年人。打个比方吧,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拥有少年身体和外表的老人。而且,他还会受到青春期体内内分泌的干扰。”
我:“那……岂不是很可怕?”
搭档:“没那么糟,也并非没有破绽。”
我:“例如?”
搭档:“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我:“但他现在的状态,我们拿他有办法吗?”
搭档放下餐叉,舔了舔嘴唇:“当然有。”
我:“什么?”
搭档望着我:“你忘了吗?我说过的——这家伙和我小时候一个德行。”
第二天下午去他家的时候,少年的父母并未有什么异样的表情,这让我如释重负,他果然没把搭档的暴力行为告诉父母。
少年还是悠闲地坐在地上,并立着一条腿,把胳膊搭在膝盖上。在他身边散放着几本书,由于光线太暗,我看不清都是些什么书。
搭档靠着衣柜门坐下,我则坐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
看上去少年并没有因为昨天的事儿而惧怕搭档,反而表现出对他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时,由于逐渐适应了昏暗,我看清了他身边那些书,其中有一本书的封面很眼熟,我认出那是《心理学导论》。
等他父母出去后,依旧是少年先开的口:“昨天我不该那么说,很抱歉。”
搭档:“我也对昨天的事道歉,你还好吧?”
少年:“这没有什么,比他们打得轻多了。”
搭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