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5 / 6)
拳打在言辞最激烈的那人面上,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他胡说八道。
满堂哗然!
圣人继位这么久了,除了如今还在家拄拐的何厉,七皇子是第二个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动手的!
十二皇子见状也不甘示弱,先上前死死抱住还打算揍第二拳的十二皇子,然后对圣人喊道:“父皇喜怒,万莫要叫这些小人蒙蔽了,他们不过是墙倒众人推,三哥这些年如何,他的所作所为,难不成您都没看在眼里么?”
“混账!”圣人大怒,随手抓了御案上的什么东西便砸出去,大骂道:“臣子不像臣子,皇子不像皇子,朕还没死呢!”
他还没骂完,下头却已经有人喊出声,再一看,竟然是圣人盛怒之下根本没分辨自己拿了什么,丢出来的竟是一块沉甸甸的青玉摆件!
那摆件正中十二皇子头顶,转眼竟已经蜿蜒着淌下一道鲜红的血!
圣人自己也呆住了,愣了一瞬便大吼起来:“都瞎了吗?还不快叫太医!”
说完,竟又亲自下来查看十二皇子的情况。
他本就疼爱这个儿子,又喜欢他心性纯良,这会儿早已后悔了,只是不便说出口罢了。
七皇子见状,眼神飞快的闪了闪,反手捂住十二皇子的伤口,也帮着叫太医。
十二皇子却完全不顾自己安危,都这个时候了竟还敢伸手抓住快不过来的圣人,苦苦哀求,替三皇子说话,直道他一门心思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绝无二心,并敢用自己的信命担保云云。
那青玉镇纸本就沉重,且砸到十二皇子的还是尖角,这会儿他大半张脸都被糊满了血,且还再顺着下巴往下滴,十分可怖。
他出生至今,何曾受过这般苦楚?便是之前圣人有再大的火,对着他也发不出来了,只替了跟下来的黄门一脚,质问太医为何还不来,又叫他不许说话。
事情闹到这般田地,绝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便是那些暗中联合好了要趁此机会一举扳倒三皇子的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各自在心中扼腕长叹。
可惜啊,可惜!
失此良机,以后再想遇到这样的机会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消息传开之后,不光后宫震动,整个开封城都议论纷纷。
有人说三皇子果然是被人陷害了,有人说十二皇子当真兄弟情深,还有人说那几位皇子竟自始至终都无动于衷,当真是天家无亲情……
经此一事,十二皇子在圣人心中的印象越发好了。
圣人不光一日三遍的叫太医汇报情况,又赏了他和生母许多药材、珍玩,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偏好。
本来在圣人心中,十二皇子就被定义为那种不如几个兄长会算计的孩子,便是有些小聪明也无伤大雅。
这一次的事情本来是他挤掉三皇子,自己上位的最佳时机,可他却偏偏不顾自己,反而舍命为十二皇子求情,这份赤子心性,怎不叫人动容?
莫说皇太子、二皇子等冷眼旁观,恨不得三皇子就此完蛋的儿子们,就连打从一开始就出手替三皇子抱打不平的七皇子,也犹嫌太过头脑简单,不分主次了些。
当然,七皇子也是个好的,至少遇见事情还能先将兄弟情谊放在前头,知道维护兄长,倒是叫人刮目相看。
可反观其他的、尤其是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和二皇子,分明还没弄清事情原委,不过是听了些风言风语就按耐不住,怎不叫他寒心!
要说震动最大的,却还是三皇子本人。
老实说,他料定会有人借机对付自己,可却没想到十二皇子竟真能这般豁的出去!
当然,经过上一回的事情之后,三皇子自然是不信十二皇子这么做是全心全意为了自己,可既然能替自己解围,倒也不错。
九公主也道:“无利不起早,若非此事对他有好处,他又哪里肯这般下死力气!”
要说原来,十二皇子在圣人心中位子虽重,可也不过是老父亲疼爱聪慧漂亮的小儿子那般,从未委以重任。而经过这回的事情之后,恐怕圣人的看法也会随之转变:
一个人连天下至尊的宝座带来的诱惑都能抵挡得住,那么必然值得托付一二!
不过几日,十二皇子脑袋上裹的纱布还没拆,伤口还没好,只在宫中养伤,圣人却既没将他的差事还给三皇子,也没给了旁人,反而叫他好生将养,又升了他的生母萧嫔为萧妃。并明确表示是为了奖励她善于教养儿子,十二皇子忠勇正直、重情重义,颇有他当年的风采……
与这个消息相比,后面一日三皇子被解禁的事儿也不算事儿了。
所有人都开始迷糊,圣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原本当年立皇贵妃之子为皇太子也就罢了,哪成想几年后就开始顺理成章的抬举皇后之子三皇子,然后又是肃贵妃的二皇子。
结果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没能维持几年,竟又跳出来一个七皇子!
这还算,今儿他老人家竟又亲自抬举了一个十二皇子!
谁都知道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