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玩不过(2 / 2)
掰。
皇帝只得怏怏而退。
然后,他病了,病得很重,好像要归天的样子,病得太子、太子妃近前侍疾。郑琰很不幸,她得盯着太子妃,就让她遇上了这么档子事儿。这也是皇帝安排好了的,太子妃年轻,一旦有什么事情要处置,命宜和长公主、庆林长公主、三位女侍中必须至少有一个在一旁辅佐。
这样的时刻,郑琰不得不跟着徐莹一路到了大正宫,临走前还要提醒徐莹:“东宫诸人各安其位,不得随意走动。”
到了大正宫,才发现宰相们都在。皇帝哼唧着念叨着魏静渊的名字,蒋进贤死活不肯答应,还瞪着郑靖业,大有“你要答应了我跟你拼命”的架式,韦知勉干脆装壁花。萧令先再着急也没用,宰相不肯合作,这命令就推行不下去,这年代的大臣,他们比较牛,这年代的皇帝,面子不太像面子。
等到最后,萧令先不得不说:“阿爹也累了,宰相且先退下罢,此事容后再议。”
蒋进贤非常不给面子地道:“无论何时议,臣都是那句话,不可!”
皇帝两眼一翻,装死,萧令先大急:“阿爹!卿且退下!”他赶人了。
蒋进贤退到了外室,依旧不肯走,皇帝像是要弥留,作为宰相,他必须守着听遗诏,坚决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打地铺也要留在皇帝床前了。
蒋进贤一退出去,皇帝就睁开了眼,怒道:“魏静渊真是个坏人吗?”这事儿大伙儿心知肚明。皇帝气得直咳嗽,还要骂。萧令先与徐莹都劝不住他,郑靖业轻声道:“事缓则圆。”皇帝没好气地道:“我没时间了!”边说边咳。
萧令先一咬牙,冲了出去,对蒋进贤就是一礼:“卿真不能通融么?”
蒋进贤比他还光棍儿,老头子跪下了:“臣心唯公。”
老子上台头一件事就是让你卷铺盖滚蛋!萧令先红着眼睛回来了。
皇帝一通大咳,萧令先真哭了:“阿爹!”
不行,太乱了,郑琰小声问皇帝:“要是他们答应了,您能安心养病不?”虽然皇帝算计了她们家,郑琰还是不忍心皇帝这样难过,看他这样坚持,有再多的不满也放下了。郑琰鼻子有点发酸,皇帝对她,是真的很不错的。况且,魏静渊真是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皇帝止住了咳嗽:“有办法?”
“试试,不管我对蒋相公说了什么,您听了都不许生气。”
“行!”
郑琰抹抹眼睛,出去了。
留在外面盯着蒋进贤的柳敏就看到一个极美的女子走了出来,面相尚嫩,步子却稳。娉娉袅袅地直奔蒋进贤去了,然后……她很没形象地蹲了过来跟蒋进贤凑一块儿打招呼:“叔父还好么?”
蒋进贤面沉如水:“汝今为郡夫人,行走宫中,当注意举止。”
郑琰笑道:“当着人家儿子的面,欺负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相公举止,自觉得体么?”伸着懒腰她又站起来了。
蒋进贤不说话,冷处理。
郑琰唇角噙着一抹笑,压低了声音,附在蒋进贤耳边道:“现在您应了,剩下的事儿有商有量,您不答应呢,那就只好让旁人去办了。纵使家父顾虑着宰相的体统不承旨,这世上有的是愿意承奉上意的人。朝中勋贵不少,可没爵的人更多,他们没有切肤之痛,却有圣人要讨好。莫失了先机啊~权当是君臣一场,了了圣人一桩心事——这要是真把人逼急了,在遗诏上加两行字,您觉得费力气么?赦流人而已,总有一种大赦能召回人,您说呢?”
这货跟她爹一个样儿,通常放狠话的时候表情柔和得一塌糊涂,威胁人跟劝人似的。
蒋进贤死活不肯说话,眼睛已经瞪向郑琰了:这种馊主意只有你们父女想得出来!尼玛哪个皇帝的遗诏会给个逆臣平反啊?他想过千百种对策,没一种是针对遗诏的。遗诏不该写点正经事吗?比较皇位给谁,谁辅政……
郑琰故意大声叹道:“太子看着呢,您真就这样不体恤人家一片孝子之心?太子之礼,何人受得起?您既受了人家的礼,就得体谅人家啊。”
说完她就进了内室。
不多时,蒋进贤就叩门请见了,郑琰拉着徐莹躲到屏风后面。
皇帝咳来咳去,蒋进贤满心腻歪,一想到“遗诏上加两行字”他又得捏着鼻子认了。活皇帝的诏书他能给打回,死皇帝的诏书要退给谁?还不如郑琰说的“应了,剩下的事儿有商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