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部分(2 / 3)
在石榴事发第二天,就因为李嬷嬷一句:“知道的,是说她熹妃娘娘管理宫苑不得力。不知道的,还只道太后主子您不会调理人呢!没道理叫咱给人家担不是!”乌雅氏太后就偏要给自己找面子,特意指婚。一来,全了自家脸面,二来,也是向世人宣告:哀家还没老!哀家的人,哀家自己做主!设想,一位掌宫几十年的康熙德妃,让她整天看着儿子的熹妃管这管那,心里头,能平衡吗?
熹妃心中委屈,也不敢随便说。倒是裕嫔看在眼里,找机会偷偷跟她提,叫她跟皇后说说。偏偏衲敏那几天忙着给石榴添妆。就是不忙,衲敏也懒得管给雍正挑小老婆的事儿!熹妃正在无奈之时,雍正难得到她屋里来睡。熹妃就趁着这次机会,悄悄跟雍正提提。
要按雍正的喜好,那绝对是汉人女子更合口味。只是,乌雅氏太后顾忌也在理。熹妃跟随雍正多年,对这个至情至性的男人,多少还是了解些的。看雍正似乎并没听进去多少,只得再加把劲,“皇上,论理,这话不该臣妾说。只是,国家之主,是皇上;后宫之主,是皇后。臣妾奉您和主子娘娘之命,代理后宫,无事不兢兢业业。皇上您忙,臣妾都是跟主子娘娘报备。主子娘娘仁德,只要是为您好,她从来都不过多干涉。可是皇上,没道理掌管凤印的皇后都觉得好了,到了杏花春馆,反而要事事重来。这不是打臣妾的脸,是打皇上和皇后的脸啊!”觊觎后权,意味着对帝权的窥测,就不信你还能无动于衷!
雍正眯眼,“太后是长辈,她的话,朕都要给几分面子。你居然还想惹她生气?”
熹妃急忙跪到地上,“皇上,臣妾不敢。臣妾只是觉得,国,有皇上;家,有皇后。太后她——若为皇上好,臣妾没有话说。可她做事,实在是,实在是——这也就是臣妾,一个皇妃,说两句没什么。若是换了主子娘娘,这可不是连中宫的面子都给驳了吗?毕竟,就是民间,也没有媳妇都主事了,还要婆婆事无巨细地忙啊!臣妾,也是为太后身体着想。请皇上明察!”说着,跪伏在地。皇妃身份,自然不能跟太后比。可是一国之母的权力,也不是太后可以随意动用的!熹妃的话,倒也在理。
雍正想了想,叫她起来,“朕知道了。朕会处理的。这件事,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康熙小老婆对阵雍正小老婆第一战:上眼药——雍正小老婆胜!同理,雍正亲娘对阵乾隆亲娘第一战:争权——乾隆亲娘胜!总结规律:儿子胜老子,一代更比一代强!
又过了几日,乌雅氏太后趁雍正来请安的时候,叫来皇后、熹妃、裕嫔、谦嫔,一起来看选出来的秀女。
炕下五名青葱少女并排而站,个个都特意装扮地“艳丽明媚”。衲敏稍微用力一吸气,便觉得屋子里至少八种香脂味道,混合着蹿鼻!
乌雅氏太后笑着问雍正:“皇帝啊,这些都是哀家好不容易挑出来的满蒙贵女。出身高贵,品性端庄,你看看,可有如意的?”也真难为乌雅氏太后了,居然还真挑出几个满蒙贵族出身的宫人来。
雍正往下瞄了一眼,衲敏也趁机看看。这一看不得了,差点儿捂嘴大笑:以前看清朝老照片时,就觉得除了溥仪的皇后、皇贵妃,那些同治、光绪的嫔妃,真不愧是当时的“凤姐儿”。现在见了雍正时期的“朝花”,更加理解为什么穿越女都能在清宫里混的风生水起!这——谁整天对着“凤姐儿”,能不喜欢“晴川”啊?
雍正笑着看了两眼,回头再看皇后,似乎也是满脸笑意。这下,雍正不满意了,沉下脸问:“皇后看怎么样呢?”
衲敏正看热闹看的高兴,听见雍正问话,急忙敛衽回答:“皇额娘与熹妃妹妹挑的,自然都是好的!臣妾,没有意见。”
雍正再问裕嫔、谦嫔。这两位更是跟着皇后走。没道理皇后都不说什么了,她们小小的宫妃跟上头过不去。
雍正再问熹妃。熹妃这时说辞,就跟那天晚上在屋里跟雍正说的不一样了。“回皇上话,臣妾看着,都好!”
雍正冷哼,“是吗?”不等熹妃回答,便笑着对太后说,“皇额娘处处为儿子着想,儿子感恩不尽。只是,如今,朝廷初定,国库方实。儿子,实在没有心思纳妃。更何况,先帝孝期未过,皇额娘,也不想令儿子蒙上不孝的罪名吧?”
乌雅氏太后听雍正说的实在难听,瞪着两眼不说话。衲敏眼见这娘俩斗起来,迷迷糊糊不知道为了啥,干脆,也啥都不说,低头数手指玩。裕嫔、谦嫔个个端庄而坐。到底是弘历他妈,熹妃往上看两眼,竟然也安定心神,坐着装菩萨。李嬷嬷、高无庸、碧荷等人,都悄悄往外移动,争取站到廊下,远离暴风雨。
雍正见说的差不多了,笑着安抚太后,“皇额娘不要误会。儿子只是实话实说。不过,皇额娘处处为儿子着想,儿子铭记在心。这几位贵女,进宫也差不多好几年了吧?要是皇额娘同意,就趁机给个恩典,放她们出宫嫁人。也叫满蒙亲贵都感念太后仁慈。不知,您意下如何?”
乌雅氏太后还没说话,下头就有秀女跪地磕头,“奴才谢皇上大恩!谢太后娘娘大恩!”紧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