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2 / 3)
送信回来说太妃入了秋就要回京了,王妃听了登时喜的不行,如今成日里盘算着如何收拾太妃的屋子呢。”
李氏一早在娘家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不觉得稀奇。顾老太太闻言却是一愣:“太妃要回京了?不住南平郡王爷那了?”
高嬷嬷笑道:“哎呦,看我这脑子,都忘了和老太太说了。南平郡王府也要迁回来京城来呢,我们家王爷已经派人去修整打扫郡王府的屋子去了。”
顾老太太听了不禁瞪了一眼旁边面如死灰的吴氏,心里骂道:“整天就知道嚼舌根的东西,成日和我说南平郡王府远在杭州,我沾不上三姑娘的光。如今看来,险些听了她的话酿成大错。”老太太心里想了一回,又去看李氏,顿时觉得她端庄大方,说话举止也有规矩,心里便喜欢了李氏几分。
高嬷嬷说了一回话,便和李氏笑道:“我听说府上几位姑娘都是极好的,如今我来了也要见上一面才是。”顾老太太听了一叠声地使人叫去,又让人换新茶给高嬷嬷吃。
元秋回房后重新梳洗了换了见客的衣裳,织梦刚帮她梳完头发就有上房的丫鬟来叫,元秋见梳妆妥当,便扶着织梦领着妞妞去了上房。
因妞妞走路慢,待元秋到时,宝珠、美玉已经坐了半刻了。两人见到元秋连忙起身,姐妹四人互相见了礼方才坐下。
高嬷嬷不待顾老太太介绍,便拉了元秋的手到跟前,细细地瞧了瞧她的手,又往她脸上看了看,才笑容满面地和老太太说道:“这就是三姑娘了吧?真真好相貌。”
元秋听了只略微红了脸,李氏笑道:“小门小户出身,比不得大户人家的女儿,倒让嬷嬷见笑了。”元秋听了便微笑着和高嬷嬷见了礼,清清脆脆地叫了声:“嬷嬷。”
高嬷嬷笑着拉着她坐了,拍着她的手问道:“三姑娘如今在家里都做些什么?”
元秋笑道:“不过是做些针线罢了,闲了就看一会书。”
高嬷嬷闻言点了点头,眼睛往元秋身上一扫,见她腰间挂着一个荷包,便眯着眼睛细打量了一回,她见那针脚匀称、花色均匀、做工细致,便含笑点了点头。
高嬷嬷又和元秋说了一回话,见她说话举止都极有规矩,落落大方不优柔造作,心里便喜欢了几分。高嬷嬷又坐了一会子,因惦记着要还要回话给亲王妃,便起身告辞。李氏亲自出门将高嬷嬷送上车方才回了上房。
顾老太太此时面带喜色,见李氏进来也没了早上的厌恶神色,只疼爱地叫她到跟前道:“你回娘家也没多呆会就把你叫回来了。你好歹如今离娘家近,等闲了你再带元秋姊妹过去罢。”
李氏听了心下诧异不已,她虽然知道老太太有些势力,却没想到她转变如此之快。吴氏站在老太太身后,心里愤恨不已,且不说自己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把老太太哄得扭转回来,结果今天只来了一个嬷嬷就把这一切都打破了。另外老太太叫四个姑娘一起出来见客人,妞妞年龄小自不必说,单是元秋、宝珠、美玉三个,那嬷嬷凭什么只拉着元秋夸个不停,只淡淡的问了美玉一句就过去了。
吴氏心里寻思着,面色就难看起来,她又瞧见美玉兀自在那捡盘子上的点心吃,登时怒气便涌了上来,上前就打她手道:“吃吃吃,除了吃你还知道什么?”
吴氏一打骂美玉,不仅美玉愣住了,连李氏都皱起了眉头,老太太见能指望上元秋,便把疼爱美玉的心减了三分,又见她如今一副呆愣愣的样子,心里更是不喜起来。李氏见吴氏还冲着美玉骂个不停,便抬高声音喝道:“好了,她好歹是个姑娘家,你这么骂她成什么样子?更何况这当着老太太面呢,就罢了吧。”
吴氏见李氏开口,便冷笑着转过身去:“我小门小户出身的比不得大嫂知道规矩,只是美玉是我生的,我就是骂她两句也不算是没规矩罢。”说着又去美玉身上扭了几下,大声喝道:“你瞧你,一点出息都没有,连个好点的人家都攀不上。你若是把吃的功夫也用在描眉打扮上,也能像别人似的聘个好人家不是?”
李氏听见吴氏骂美玉的话,登时撩了脸下来:“弟妹这话是怎么说的?你瞧见谁家姑娘是靠描眉打扮定的亲事了?你若是骂你家姑娘尽管回屋骂去,不要拉拉扯扯净说些不相干的。”
李氏对人素来都是和和睦睦的,如今盛怒倒别有一番气势,吴氏言辞本来就失了妥当,她又见李氏横眉竖目地喝了自己一番,便也找不到话语来反驳。顾老太太见李氏和吴氏拌嘴,也不开口劝架,只低了头去喝茶。
屋里静默了好一会,有丫头进来回话说:“廉亲王府差人送东西来了。”顾老太太一听,忙叫人去请,一会功夫一个媳妇带着几个端着托盘的丫头进来,嘴里笑道:“我们府上花园最近开了好大的荷花,王妃明日设下筵席,请各府夫人小姐过去赏花。王妃叫送帖子给老太太,另外送礼物给四位姑娘。”
顾老太太亲自接过帖子,嘴里笑道:“有劳王妃惦记,明日我定带了她们去。”
那媳妇又笑着将托盘呈上:“这是王妃给四位姑娘的礼物。”李氏上前接过礼单,递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