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宅女要出墙 > 第 15 部分

第 15 部分(1 / 4)

似缠似绕,妖妖娆娆,散出一股销魂蚀骨的气息。

一道又一道,是半遮半掩欲拒还迎的纱帐。

帐内,一人半裸着上身,右手支着头,正痴迷地看着眼前人露出锦被的洁白肩颈。

那肌肤比松江棉布更柔嫩,比苏州白缎更光滑。

他像着了魔一般,半眯着眼,轻轻地吻着他的颈,噬咬着他的肩,舔舐着他光裸的背脊。

他的舌略过他背上新添的鞭伤,激起身前人一阵痛苦的颤栗。

“玉儿,对不起。”他浑厚的声音在此刻变得如此小心翼翼,“朕……又伤到你了。

朕也不想……”他翻过身来,将头埋进他怀里,唇角勾起一丝难以捕捉的嘲讽,“玉儿……心甘情愿。”那声音较女子更柔三分,比戏子更魅七分,千回百转,将人的心勾上云端,包裹在云里,又暖又痒,只觉得这样半吊着不够,不够。

想要更多,更多。

男人变得狂野起来,他像一头草原上年迈的雄狮,在日暮中,不顾一切地撕咬、折磨对手,企盼得到霎那的欢愉。

不断地向前向前,向着那云端。

他仿佛看见天堂的样子。

一切都停了下来,男人瘫软在暖榻上,眼神迷离。

半晌,才能回过神来,抚摸着美人锦缎般的黑发道:“玉儿,朕都给你……你要的,朕都给你。”不够,你给的远远不够。

他闭眼,心思清明。

四更,他拢起长发,离开凌乱不堪的床榻。

桌上是早已准备好的朝服,他整顿仪容,看一眼未灭的香炉,头也不回地离开。

殿外,为他引路的提灯小太监已等候多时。

多少年了,这般机械地重复。

要改变这一切,除非天崩地坼。

年节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春欣正手舞足蹈地在莫寒面前唱着民间的《年节歌》,秋思上前揪了春欣手臂一把,悄声警告:“收敛着点,在公主面前像什么样子。”春欣不语,悄悄地看看莫寒,又低下头,委屈极了。

莫寒温和地笑了笑说:“没事,也就是她这样唱唱才热闹。”以往过年的时候,她总要为去父母哪一头发愁。

其实,去哪都是一样,正如朱先生所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孝敬长辈,爱护弟妹,她对每个人都好,却又不完全好。

她努力地做好一切,却形单影只。

她骨子里透出的冷漠,她对生命的不信任。

皇宫因年节将近变得热闹起来,终于有了一丝人情味。

弥月和小太监五德、六福在门前捣鼓桃符。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

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

只是宋以来由于造纸术的发展,纸质桃符已慢慢取代木质桃符,又称做“春帖子”。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弥月贴的是景德帝御笔亲提的春帖子,莫寒琢磨着要不要亲手给袭远提一对。

招呼六福取了空白的春帖子,想来许久未逗那早熟的孩子玩,便写了个挺歪的对子。

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行也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是“不服不行”。

那字虽算不上顶好,但也算流畅,比一般的举子稍好一些。

想来这长公主也是念过书的。

自宋以后对女子的束条愈发多了起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盛行。

但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其后中国由于蒙古的入侵并对文人采取敌视政策,加上明清的文字狱与八股文严重压制学人思想自由发挥,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象宋朝一样兴盛的文化景象。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且莫寒乃长女嫡出,念书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到了十二岁,因男女有别,别不再进殿阁听先生讲学了。

前几天她还遇见了曾经的老师,现今的太子太傅——苏彦,听闻是三苏后人。

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眼睛小而有神。

虽有满腹经纶却少了其祖的落拓不羁,不可称作文人。

却不知是否为袭远身后的人。

除夕夜。

莫寒穿着藕合色上衣,淡粉色落地长裙,其外套着一件红色纱衣,头上盘着团髻,寓意团团圆圆,正和着年节的喜庆。

除夕宴设在延和宫,景德帝、太后、沈皇后还有一些身份较高的妃子坐在首席。

沈家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