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落叶停高驾,空林满从官(4 / 4)
,太子小白在回到自己的仪仗中之前,突然对我,说了两个如果、如果的意尤未尽……
才浑然发觉一直以来,浑浑噩噩的随波逐流,奉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恩怨得失睚眦以报的态度,以混吃等死当个弄臣为最初目标的我,居然也有了偌大让人侧目的势力。
“今太子殿下不但孚有人望,还有自己掌握的亲信部曲,这难道不是大人所赐”
“怎会这么想,我不过是给了个建议”我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只是想保住这个投资。
“最妙的是,这一切大人暗中不动声色促成的”
“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太子所需,礼统大义都没有问题,根本没有大人插手的痕迹”
“大人的高瞻远见,属下实在为之侧目”
他说到这里表情不变,声音中却有些抑郁着狂热的味道。
“如今太上还复,那已是不可能的,毕竟杨、李乱国,安逆倾覆天下,都和那位太上脱不了关系,因此虽然还厚有威信,却不适合再站到前台来了,但是通过某些人的名义,适当的扶助孙辈,让自己晚年不至于太受制于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今上即位年纪已高,近来又常闻有佯……”
我真的无语了,和这些个满脑子阴谋论的家伙,再说下去越发解释不清了。
……
回到洛阳后,一个消息,让我再次踏上行程。
终于发现杜甫了,他躲在辚州乡下的一个小羌落里,实在让人好找,若不是我读唐诗还有点印象,真的就错过他。
那地方也很不好找,一个偏远掩盖小山谷里的村庄。羌地风格的堡楼和汉家特色的蓬屋交错罗列在一起,许多茅舍都是新的,还散发着新鲜木材的清香,显然都是逃避到这里人聚居的。
一打听找到最后,给开门的是一个形容枯槁的糟老头子,很难想象这就是“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 大名鼎鼎的诗圣,据说是因为他的竭渴症复发,有没有条件好好的调养,身体状况很糟糕。倒是他的夫人,据说是前代杨司农的千金,虽然荆钗粗裙面有菜色,但落落大方,温文得体,让人仿佛在高堂深宅之中的错觉。
他的小女儿明显是营养不良的状况,饿的面黄肌瘦,只有一双大眼睛瞪我们的带来的肉脯和干粮。这里本来就是什么富庶的地方,又加上众多的逃民,生活状况可想而知了。
我递了根灌肠过去,她迟疑的看了半天,还是摇摇头咽着口水把小脸别过去。
据说这位是几度欲出走投奔朝廷,但都因为战乱阻绝道路,而未能成行,却把身体和精神也累垮了,等到官军收复河北,有心报效,却因为竭渴症复发,一病不起。
据说这位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光看在他的《三关》《三吏》上,我就不能让他默默无名的死在这里。
只是他的身体实在太糟糕,不便行路,甚至连车马劳顿也经受不起,还要修养一段时间。我也只留下一些东西,却没有透露身份,只被对方当作一个爱好其诗文的小军官而已。
让我惊讶,这偏僻的地方也有美女,而且是蓬屋漏室里的一家子,难道杜老头的“空谷有佳人”就是在这里成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