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潜风色(2 / 4)
费周章 回纥有许多部落,就依附在唐朝的边州下,许多回纥贵姓头领,都领有唐朝的官职和俸禄,象仆固怀恩就是个例子,直接发诏书就可以了,除非……数量大到一定规模,连回纥王帐都要在意的程度。
“至少朝廷希望得到这个明确保证……”
崔光远收起表情,正色道
朝廷向回纥借兵之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下,史家军内战之后,基本就销声匿迹了。但在这会被重新提起来,就未免让人有点警惕了。
而这件事,还牵扯上在唐平乱立下大功的回纥大王子叶护,而被当作公主赐婚的是却军中另一位大老,仆固怀恩的女儿,本以为朝廷有意在郭李之间,再扶持起第三个势力,以成鼎立相峙,现在看来,却没这么简单了。
来庭坊风节里占据了一条半街的韦家老宅中,正房的知微堂里,头发半白之年的太子少师韦见素,也见到了带着妻子儿女来叩安的韦韬。
享受过含饴弄孙的片刻之后,就交代随身的老家人将娘两带到后房,去见一见各房各院的女眷们,却将韦韬给留下。
“阿爹……”
“当年我老不在家,整天磨在杨府上听调,人家都叫我韦二管家……战战兢兢患得患失的,不免对家里就疏了许多,凡事都丢给大娘,你大娘又是个执重尊卑的人,拿捏的你那些姨娘战战兢兢,更别说你这些小辈儿了,下面人更是见风看色,早年心中一定怨望的紧把……”
看到韦韬急欲想说是,他又摆摆手
“不要否认,不然你也不会老想自立出去,还整天和那群公卿子,浪荡嘶混不落家……,随幸太上时,居然背着我主动去投军,想的是撇清门第的干系把……那些年我光想着韬光养晦,不引上司的猜妒又能保全名声……不过,虽然大房里不待见你,唯一让我欣慰的,老大一向与你都守望亲好……”
象一个顾家的老人一样年念念叨叨,好象呈陷如回忆中,这才自决失态的笑笑道“好在你这些年也做的委实不错,让你分房出去是断然不错的……宰相世系做多了,也让人困倦了,再出一个将门韦氏,也不错啊……说不准儿将来门里还还要指望你这一房了”
“阿爹有什么心事么……”
韦韬淡淡表情,开始有些凝然。
“恩,底下有人鼓动你大兄入省台……你大兄也有些心动”
“这也算是好事啊……”
“但,这就和当年让你主北军一样,却不是什么好心思……”
韦见素抖着胡子苦笑起来
“相位企是那么好呆的,我见机的准,及时知进退,给别人让出空来,才脱出这一身体面和容光……我老了,也不指望你们什么了,只想抱着孙儿,享完这点寿数……所以有些话儿不在哪个位上,也敢说了……”
“现在这位置,本身就是大火炕,无论谁顶上去,都是在那儿烤……一卷进去,就没那么好抽身的……”
“你大兄又没有李白衣的明志淡薄,又没有张镐自小的辅助从龙的忠心和苦劳,更没有宰相李揆,宗室加少年天才的背景……”
“还不如继续呆在超然一些的宪台任上,虽然是个容易得罪人的差使,但是却也不容易引起上位的忌心……极盛而衰地道理,还是懂的把……”
“说实话,眼下的情形,却让我想起了景云年旧事……”
韦韬沉然不言,手中端的杯却忘了喝。
前代玄真皇帝睿宗景云年间,太平大长公主与尚是太子的太上争权,太平公主党是自武周朝一脉相成下来的权势,在拥立睿宗之后达到极盛,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都是太平的门人,所有政令具倾向公主党人,太上只是个靠宫变展露头角的年轻郡王,多数不看好这为缺少根基的皇子,只有与之联姻的国公王同饺,稍有些分量。
结果太上巧妙的运用了朝野上下对可能再次出现女主天下的恐慌和厌倦,以及太平党人穷奢极欲、贪赃枉法而产生的不满,广结志士能臣,良才俊秀,步步进逼的太平公主不得不孤注一掷。
太平一党败亡后,这五相及其亲信具被抄家流族,不得好死,另位两位宰相虽然试图中立,也只是保全了一条性命,他们的后裔至今还在岭南受苦,眼巴巴的等朝廷的大赦。
“你倒是不用我当心的……再说你那位上官可是个人精,说他无赖也好,说他蛮横也好,跟着他的路子,就算不会太显达,也不虞被牵连太多的干系……有空劝劝老大的好……”
说到这里,老人有些疲倦,那种沉浮官场数十年用尽心力的疲倦。
“是……”
……
刚给四女最小的雨棠儿过的庆生,家里一大群喜欢热闹和不喜欢的家人们,凑在园子里烧烤吃喝作乐,然后集体做蛋糕和蜡烛,然后在在气氛最高潮的时候,拿出来许愿……虽然只是家族内部的活动,而且是多数是外面叫的席面和菜色,却也感动的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活动的雨棠儿,当场泣不成声的哭起来,还带动那些女人的当场一片哭哭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