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明修栈道与暗渡陈仓 (2)(2 / 3)
要中书门下的副署”
“什么由头……还用我教么,就说城中有逆党作乱,陛下下旨保护……”
“反正这种口谕和手诏,我们发的还算少么……不要告诉我,你们事到临头,胆子反而变小了”
“宫省内的日常事务也不能停,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你们既然在这里也不用回去。”
“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咋家已经出来视事,让各司局厅坊的监领主事都来拜见,哪个狗胆拖延不来的,后果自负……放心派的都、是不知情的人,这样才不易起疑的……”
“谣言,咋家不怕什么谣言,怕的是底下那些人,一旦闲下来疑神疑鬼的乱嚼舌头……”
“袁思艺啊,这老东西有些麻烦,虽然躲在这些年他大内内宅里一味搂钱,不怎么问世事,但也不能不防,多派几个身手高强的,暗中看住好了……”
“能捂多久是多久,时间越长,我们的胜算越大……”
……
“仓促行事……”
绘制着长安地形建筑沙盘的地图厅里,相关的人员,正在说明情形。
“大公,问题很多啊……”
“因为许多准备都严重不足,许多人和东西还没到位啊……”
“为什么……”
“虽然用中外军竞技大会的由头,我们动用厅下把大量的人手送进来……但是相应的配备却没跟上……”
“管不了那么多了,人先给我拉出来,到时候再象办法……”
“按照计划,一些关键的后手,是在对方被诱出营垒后才能有把握发动的……现在变成彻底的攻坚和封锁”
“
……
“你们在做什么,犯上作乱么……”
闪耀火把的刀光紧逼之中。
被少量亲兵拱卫在包围中的神武将军管崇嗣,冷冷的看着站在哗变士卒前排的护军中尉,神情有些尴尬和畏缩的前军兵马都知李抱真、虞候都将孙守亮、判官王延昌、左厢马军使张用济、右武锋使康元宝等一熟悉面孔。
“孰属下冒犯了,军侯……”
最后是判官王延昌,硬着头皮开口道。
“如今之困局,非有大变,难以改之……对我们等来说,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还请军候副署……有什么干系我们一身承之……”
“你以为发动之后,我就可以置身事外么……”
管崇嗣冷声道。
“不论如何,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了……”
沉默了半响,王延昌才声音干涩的说。
“已经晚了……”
火光和惨叫,厮杀声,正在营地中蔓延开来。
……
御史台,专署京官、军队监察事务的左肃政厅,爆发出一阵激烈的冲突。
“党人碑……你想找死么?”
一名当日轮值台狱,专门时候里特殊案件的受事御史,御史额头青筋暴突的大跳起来拍案怒吼道他口中的党人碑本姓杨,字自均,乃是御史一台三院,一大夫左右丞下,众多侍御史、殿中御史、监察御史,以及数百名里行的大察官、察官,外台的判官、支使、吏员中,硕果仅存的元老之一。
可惜他的风骨和他的资历形成鲜明反比,年纪越大,骨头越软,早年曾阿附权相李林甫,党同酷吏吉温等人助纣为虐剪除异己,将张九龄、张说等名臣,一概掀翻在地,甚至以东汉的党人自比,欲树党人碑于当代,将李林甫打倒的政敌列名其上,可惜李林甫虽然奸佞专权,但也不至于昏聩,没有采用;后来杨氏崛起,他又以同宗晚辈身份,阿附其门下,做了许多丑事,——于是党人碑的外号也被叫的越发响亮;杨氏倒台后,他侥幸没能随行,逃过一条性命,但是失去靠山的他害怕仇家的清算,甚至有人高价悬赏买其一条腿,而躲在山里做道士。直到光复后,才重新投靠了阉党,名正言顺的继续助纣为虐的大业。
因此,人称三姓家奴党人碑。不过这厮投靠阉党后,低调了许多,除了公事,基本不在同僚面前恶心人了。今天突然敲响了只有三司才能断狱的,专设大案、要案的登闻鼓,把大家召集起来。
在场逐人的表情中,丝毫不见不意外的,也只有那些倾向阉党的何谐等人。
“御史台风闻弹事,提纲而已,凡是但有个限度……”
另一名胡子发白的老御史,有些紧张的和稀泥道。
“何苦去担这个干系……”
本朝的御史台与别朝不同,御史们的成分和来历也比较复杂,既有制举或是拔举的清流清望,也有别职转任或兼任的闲班散班,平时也相互制之。因此为皇家的耳目的成分更多一些,也特别盛产酷吏,大名鼎鼎,周兴、来俊臣、索元礼都当过御史的。
“本来就没打算要你们的意见……”
“只要你们的副署而已……”
他冷笑的,从身后门户跃出一票甲士
“请诸位大人与我共赴盛事,享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