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真假假(2 / 5)
仅仅这一艘巨舰,就足以代表的是大唐在海上压倒性的霸权和赫赫声威,更别说还有两艘紧随其后,巍峨而巨大人造物的宏伟美感,让人目眩神移的几乎无法自拔。
更让那些有幸海上生涯习惯添血的汉子们,当场生出发自骨子的战栗和惊畏,不免要生出与之为敌几乎是不可能,能作为己方追随麾下作战却是莫大庆幸的错觉。
随着第一只海鹘快船的入港靠岸,喧阗的锣鼓唱奏,开始鸣响,随着船板放下,走下一行满身戎装披挂的军人,各持刀仗列队左右为仪卫。
“南海都督府平海郡讨击副使宁士正,奉命前来交付”
刚刚下船的绯衣大衫纱翅噗头的官人,在喧天的旗牌鼓吹和欢呼声中,对迎上前来一行当地文武官吏,高声唱名道。
“宁讨击辛苦了……”
领头的天赐岛的留守都尉兼团练使杨栋高声应和道。
他也是梁门家臣的出身,却是金吾军发遣的路子,现职衔为雍国府帐前卫左典军,总率三千水健,五千团练,以及管领岛上数万唐人军民,数千义从,守备察防捕盗海陆近巡事物。
此外,由于保密和防备的需要,除了少量经过长期考察而留岛事役的户口外,大多数归化人和奴户是不准上岛的,只能在附近的岛屿,沙洲,乃至近岸上居留。
将宁士正一行迎入临时搭建的彩楼后,随即杨栋实在忍不住惊叹道。
“着难道就是传说中上万料的五牙巨舰?”
不由他们吃惊不止,这些海外派遣人员,自认出大洋以来以来所见无数,但如此巨舰也就在前朝攻高句丽的渡海之战中出现过……难道南海府已经成功将之复原了。
“不错。”
宁士正也顾不得旅途的疲惫和辛劳,无比得意且自豪的为众人介绍道“这可是南海府上下穷尽人力物力,费尽数年之功才建造成功新式万料海船,所费无数才造出五只……”
“光是出航一次的准备,所费至少千万钱,但只要补满一次,就可以连续航行上数年有余……”
“虽然船大而载重,行速慢于别船,但是胜在续航持久,几乎不用靠港补充……这一路连续行船过来只用了四个多月……”
“若不是还有宣威列国海藩的差事,估计还会更快一些……”
“这一船须操船者三百,常备五百人,同时可载徒手的步卒三营有余,或是骑甲俱全的马军一营……或是轻装步卒两营”
“若是用作运奴,则还可多载数倍……”
“随船可携数千人行逾半年的食水用度,还随船搭载有泥瓦、土木、五金匠等十数所工房……只要有足够的备料,就算是数千人份的器具,或是再造几只百料船也不成问题”
“此外,这次随船前来,还有一套制作罐头和干货的工坊……一套可以就地修造甲弩的小型作坊”
“为了支援外海的开拓,这次随我差遣来了四只……”
“这是巨鲸级楼船,上赐名镇海……另两只为定海,平海”
“还有一只宁海号,因为在狮子国遇风触岸,破了数个水舱,行速不得不慢了下来,被落在后头……估计才过羯陵迦……”
“各装有石炮、船弩、火箭、飞雷……数十具……”
“兼以城寨,可做攻守之据,而久居海上……”
“行之彼方,则可就地屯驻一隅……”
这时随船僚属也纷纷上岸,宁士正这才停下如数家珍的细述,大口喝干第五盏,道“还请驻守留司点验……”
随即船团总计官接声道
“随行附有马船、粮料船、水船、畜船、物料船、缮造船等三十七只……”
“同船共计军民船工水夫奴丁一万三千口……实到一万又三百二十七口……”
“其中团练马军一营,缺六十七人,步卒四营三团,缺一百零七人,中垒一营缺三十一人,义勇一营,缺五十六人,夫役三团,缺……”
“徕人一千四百户,六千五百九十一口,实到五千三百口”
“唐户三百七十一家……”
“其中上婆罗洲、佛逝州、者婆州……海生子及归化人四百七十八户”
“其中倭人……新罗人……真腊人……注辇人……林邑人……骠国人……安南土户……”
“菩国、虎国、善国诸海番城主贩售的奴户……”
“其中男女……”
随着他滔滔不绝的介绍,从船板上放下的士卒,像是蚂蚁一样逐渐占满了海滩上,各色旗帜和番号也被打出,在海风中招展成一块块颜色迥异的列阵。
现在在外洋活动的唐人船团,拥有军民船舶大小数百艘,分成南北两大部,在地中海活动的北部船团,主要是吨位较轻可以通过法老运河的一两千料船,大抵有战船、商船百余艘,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拜占庭管辖的爱琴海和北非沿海,分别埃及和北意大利为初始根据地。
而南部船团,则主要在红海到霍尔木兹海之间的大昆仑洋(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