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申斥(4 / 4)
其实这种趋势很多年前,就应该出现了,通过这么多年来,对新作物和新农艺的推广带来的增产增收,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制度带来的效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在一起足以在社会局部产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战乱和动荡,加上朝局变化和还未成熟的体系内外的一连串挑战和变故,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红利被大大的抵消,反而不是那么明显。
因此一直拖延到了近几年,天下持续太平后,才真正转化成量变积累成质变的大爆发。这几年的所谓婴儿出生浪潮,只是充足供应的农产品和副业配给,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医疗条件的副产物而已同样也是大集体下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卫生条件,让军屯庄户人家相比普通百姓家,在同样的物质水准下能够养活更多的后代,没有人会嫌子女多的,于是尽可能的拼命生养。
可以预计等到一二十年后,这些体系内的子弟都长大成人,达到一个可观的数字,关于他们在体系内安置和就业等出路问题问题,将成为当权者的一个大问题,不过我通过在边疆的经营,已经给他们开拓出一条充满前景的路子,未来如何就的看他们怎样把这条道路走下去了。
安西的事情,则是来自几分当地开办的文抄,这也是幕后推动文化影响项目之一,不然以对造纸也印刷技术的把持,这非常费纸的行业,是不会轻易出现在哪里的。
青莲先生于宁远国,募钱千万创办第四所正明学馆,诸事仿春秋稷下宫故事,广募国中名师,列藩贤望资学之士常驻其中,为地方士人百姓,讲解典籍精要,阐明经正义,文学春秋;又募地方通译文字人才置书楼,以诸梵语番文翻译海内着作,广而宣印之;又建大讲堂并听场,可纳数千,号称有教无类,无论贵贱藩汉,皆可往听。
乃定明辨堂制度,凡秋后首月为学假,无论僧俗教派,凡有大德智慧者,皆可自请往中,阐述心得感想,体悟大道。
宁远国主率亲往奉迎,给河畔庄地十倾,为学产以供日用,公卿士民皆有献纳,时有地方公卿部姓藩汉子弟,争相长追随青莲先生左右,林听教诲,遂有好事者效法上古先贤故事,号称青莲门下八百徒众。
然后是西健城,开大浮屠法会持续半月,以庆祝北天竺佛法光复,并商讨佛门复兴善后处置事宜,与会大德、僧徒、信众数以万计,多数自远方奔走而至,远者来自千里之外的回纥和青唐,堪称一时盛世。
凡北天竺新据之地,得婆罗门道场并废弃珈蓝地,约数百所,皆需大毅力虔诚之士往,前往主持。遂当场募得捐纳金帛,多达数十万缗,以充犍陀罗军州佛事。又有一众西域列国的大寺,愿意出资认管无主珈蓝所,差遣僧员拓为下院分寺,每所得数百缗至数千缗上万缗担保钱不等。
……
安息王孙李思远,也迎来了藏在当地亚述人和库尔德人中胡拉米叶派的使者,来人与大多数当地土人并无区别,只是披上代表祭祀的圣衫和圣带。
圣衫用白麻布缝合,前后两面象征过去和未来,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孙之意。圣带代表正确的方向,用72支羊毛线织成,长度能围腰3圈,72支象征《阿维斯陀。耶斯那》的72章 3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听说尊主从小是在遥远的东方长大,不知道对王朝复兴之后,宗教政策怎么看……”
这位拥有浓密胡须和山壑一般沧桑容颜的使者,开门见山道按照波斯萨珊王朝的传统,每一代国王都兼教主,自称阿胡拉。玛兹达的祭司长、灵魂的救世主等。
这位横空出世的起义军首领,自称是撒珊王族的后裔,在对抗阿拉比亚人的保证中,取得了一个有一个难以置信的胜利,也让他的名声和威望,传扬到更加广大和遥远的地区去,这对那些波斯遗民来说,似乎是一种让人欢欣鼓舞的事实作为古代波斯境内现存拜火教信徒中,最主要也是最坚定的反抗力量胡拉米叶派势力,却产生另一种担忧,因为这位王者之裔统领下的祭祀和经师,讲经人和祷告者,却是来自东方的体系,(他们拥有大唐授予的各级官衔,并接受祠部萨宝府的专门管理。)
“听说你们还,崇拜一个艾穆哈人阿布,并将他作为至高神的地上行者”
李思远并不回答他,反而问之。
“那是某个支派孙巴德的主张……与大多数火者的意愿无关……”
使者迟疑了一下说道
“那我也可以这样回答你……我立誓追随祖先地道路,用火与剑创立一个充满包容的秩序”
李思远好不迟疑的回答道
“阿胡拉。马兹达的信徒……将会按照他们表现,得到优渥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