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无果(4 / 5)
军团和五个守备军团,以及十五只附庸部族组成的辅助联队,今天就是他们最终成军的日子。
现在作为北意大利方面军区,最不可忽视的一只主力部队,海上军团长官西维尔就站在里奥身边,取代了阵亡的莫古里老将军的位置,成为羡慕和妒忌的焦点。
因为救援北意大利局势和在正面战场之外的捷报频传,让他得到忠勇知趣和临机应变的评价,并成为总帅里奥知人善任的象征。进而挽救了皇太子在军事方面的负面的分。对一个帝国的统治者来说,武功和军略上的欠缺,可以通过任用合适的人选来弥补。
因此他和他部下都得到大量的嘉奖和提升的机会,甚至君士坦丁皇帝也从自己的内库中拿出钱财来额外赏赐他们,并赐予“海鸥”和“礁岩”两个陆战军团的编制和名号。
因此此刻,他也有足够的威望和资历,站在里奥皇太子身后这个亲近的位置上,如影随形的出现在大多数场合,以至于很多人已经开始猜测。
或许将来的君士坦丁堡卫戍长官,首都大区的司令官,几位近卫军统领之一的职位,会有这位大器晚成的意大利人一席之地。
在战后同样得到重视的,还有海上军团名下那些塞里斯人的雇佣军,通过这一路的观察,里奥对塞里斯人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和适应能力,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除了在骑兵运用方面有所欠缺之外,只要具备一定条件,这些塞里斯人可以用阵型、战术、装备来对应和抵消大多数情况下敌人的兵种优势。
因此海上第二军团,就是以塞里斯联队为主组建的,希望他们能在罗马的军事序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稳固这种纽带,更进一步的举措是不可避免的。
想到这里,里奥突然对身后的西维尔道
“我想……将拉文纳以西,到南利古里亚海的那些田庄份地,赐予第二军团的将士们……”
西维尔愣了一下,有些吃惊,却又有些释然,这也是拜占庭帝国沿袭下来的一种传统,用土地来奖赏和鼓励士兵。
伊苏利亚王朝,也是没收教会占据的大量土地,再加上从哪些蛮族手中夺回来的城市、市镇、村庄,分给那些有功的将士,而迅速造就一大批拥护王朝的军事贵族阶层。这些军士退役后,他们的家庭和土地同样纳入当地卫戍军区的管理,而成为优质预备役的兵源。
这次重新光复了北意大利之后,帝国有足够理由也有名义没收大量的土地和田产,其中有当地贵族领主们也有教会修道院的,他们被清算之后,这些地产将成为新边防卫戍区的基础。
用土地去羁縻这些外族人,几代后将之变成帝国的公民,而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后代,也将成为帝国新的兵源,这是拜占庭帝国屹立以来,屡试不爽的手段。
“您真是一个慷慨的统帅啊……”
想到这里,西维尔也由衷的恭维道。
里奥口中的这些地产,主要来自伦巴地大贵族首领,内皮公爵托托及其支持地方教会的产业,可是足足有数千处,最小庄园的也有三胡符(30——40英亩),大者上百胡符。
当然作为大多数将士,基本是没有多少时间亲自去耕种和管理这些土地的,而是由军团或军区统一代管,佃租给地方自由民,或是交给军士私人名下的奴隶来耕作,以获得相应的产出和收益。
现在帝国在意大利用无数人的血和眼泪,重新树立了权威,风中的大路两旁是一排排的十字桩,干瘪的尸体在风中轻轻摇荡着,那是为了金钱而导致大军失败的叛党们的下场,这些哥特人和他们的首领们被全身割开倒绑在木桩上,撒满盐慢慢放血而死。
而他们的部族和家人,也无法逃过清算,最卑贱的下等妓院和充满危险的矿山苦役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
作为唐人人在拜占庭境内建立的众多贸易点、商栈区、租界之一的罗马城里,高冠大袍的随军道士孙应龙正在主持超度的斋谯。一群金发碧眼或是褐卷发灰眸的异族小道士正在跟着他得腔调,在紫薇上清乐的曲调中,哼唱着《太上感应》之类经文,倒也很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这里前身是一座被烧掠一空的教堂,唐人雇佣军花大力气休整了这里,并在残留的基座和柱墙上,用杉材和毛榛盖成飞檐斗拱的唐式屋顶,在十字架和洗礼池、祭台的位置挂上玄元道君神仙列班的刺绣画,就算开张了,兼做道观祠堂等多种功能,以满足节庆祭祖等需要。
作为唯一一位主持当家。
孙应龙其实也并非正规出身黄庭冠士,本来是个没有官府碟文的野道士,凭借几手模仿道门各家似是而非的手段,到处招摇撞骗,最终沾染了大户人家的女眷,被悬赏黑白两道捉拿索要他得第三条腿,而不得不躲到牛鬼蛇神各色人物混杂的南海都督府去。
稀里糊涂的被征发上路,到了这个域外之地后,发现自己出来卖力气基本没有多大的用处,无奈重操旧业却大受欢迎,也变成唯一可以拿出台面的珍稀存在毕竟虽然这些人为了追逐名利前程功业什么,不免身在漂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