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指挥戎虏坐琼筵(二)(2 / 5)
男子,就达到了二十八万口之多,通过普遍半军管下的屯庄集体生活和劳作,这些年交公和结余的粮食财帛,足足抵得上国内十几个中上州的岁入。
除了新制度和组织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外,唐军的屯围中善于使用大量战争所获得廉价奴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唐军征服河中列国之后,从大食人的高压下回复信仰的各色宗派信徒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但大概还有几万不愿意改信的当地穆斯林,被分散在各地军庄附近,进行就近监管和改造。他们也可以产生相应的效益。
经过这次大多数德赫干家族的年轻成员,相继征募从军后,一些事情就比较好办了,比如集中力量收拾掉一些不长眼的家伙,剥夺掉他们的权益和土地。当然,偏远一些地方的家伙就算了,他们的位置决定他们要想做点什么,也是鞭长莫及的。
而在另一方面,西路大军这一路征战过来,沿途所获的财货物资,让已有天文身家的我还是忍不住惊叹一番,不知道该是感叹大食人的搜刮盘剥有道,却最终便宜了唐军;还是那些德赫干善于经营聚敛,却为人做嫁衣。或是还是河中民间历代积余之富,经过了这么多次折腾和反复,还能压榨的出来。
从(康居城)撒马尔罕到(安国城)布哈拉,大小新旧库房里尽是堆积如山的金银器物,因为一时变卖不掉而堆满库房慢慢霉坏的香料、药材和纺织品,因为数量太多且没有多少人不识货,被当做大件垫底包装容器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也比比皆是。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一部分量轻质贵比较好处理的金珠宝玉钱币什么的都被花掉或者变现,还有很大一部分则分散掌握在众多唐军将士私囊中,为了重新整理这些战利品,最终几乎花费了一旬的时间,这才将该就地拍卖的拍卖,该打包输送回国,委托承运,逐一梳理处置清楚。
有这一大笔额外收益做基础,很多东西就方便展开了。比如大规模的依托军事据点和屯围、城市的驿站传递和输送体系,足够的金钱投入下去,快眼通关大规模工程的管理,占用和吸纳当地的青壮人口,以减少当地聚众生事的土壤。
还用用足够的贵金属货币作为保证金,效法安西的模式建立初步的飞钱、票庄、官兑所等地区金融体系,以打破区域之间的限制,互通有无,吸纳淤积在这些大小邦君、贵族、德赫干、地主和实业商人手中的实物财富,然后利用统一的资源和不同地区的利差不断增值。进而逐渐垄断把持大宗的借贷市场。
如果效果不错的话,可以考虑进一步发行债券,利用当地的资本玩翻倍增值游戏。
在此之前,当地虽然有原始的金融服务雏形,但都是类似国内质铺押店之类,有偿寄存的地方商业,规模和资本都十分有限。
当然这种用官方倍数的金融信用度,是与当地军事存在挂钩的,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绑架,你想推翻现有官府统治,抱歉那是连你的银行存款一起推翻的。然后再通过金融信贷活动的,逐渐渗透当地背景的商业组织、行会。
在这些基础上,安插一些人进去,完成地方监控网络的布设,就相对省事多了虽然布置了初步的情报工作纲要,但这种东西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投入,才能产生效果。
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情报工作,并非像电影里演的一般靠翘对手的保险柜什么的,或是如YY小说里一般,在主角光环下,走到哪里都正好能听对对手正在策划的阴谋。实际的工作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繁琐枯燥而漫长的过程。
相关的人员未必要多年出色的资质和天分,但是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忍受寂寞和不为人理解的孤单,过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最大的忌讳之一,这个岗位不要求创造性和想象力,但是又要求足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过于热情奔放或是表现欲过强的人,都不适合这个行业。
孙子论间,分五种。“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所谓乡间,即扎根于乡土民间的间谍,内间,意为居其内而谋其位,隐藏很深的内奸,反间,死间即一次性完成任务就消耗掉的间谍,生间为长期潜伏,非不得以不动动用的间谍。
但无论那种间,训练潜伏,安排合适的身份和职业作为掩护,都不是快眼一跃而就的。因此从军队和国人背景的商业活动为地方情侦工作的出发点,是最合适也是最容易见效的。
还可以通过商业行为获得的盈利分成,来进一步支持情治工作,情报活动的附带成果,对商业贸易也有相应的增益效果。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拜占庭人,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和经验了。,当然弊端也不会少的,关键是控制的力度,在金钱和享受的诱惑下,相关人员很容易沉溺进去,变成只为追求牟利而忽视了真正的主业。
不过话说回来,
自古搞情报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因为对敌人还是自己人,掌握了过于敏感的东西,或是难以说明的理由,被当权者当作替罪羊和绊脚石牺牲掉的大有人在。
就连后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