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封赏(3 / 6)
生活安康,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压得垮大唐了。
半月后。
长安城外二十里处,一支小股唐军正缓缓的朝着长安的方向开进着,他们就是此战过后幸存下来飞虎军将士,算上杜睿,总共一千三百五十七人,其中不乏因为战争导致伤残的将士,他们只能用一只胳膊操控着缰绳,或者只能在战友的提醒下才能明辨方向,但是此刻他们每个人的胸脯都是挺得高高的,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大唐的英雄。
作为此战居功至伟的飞虎军,侯君集也将这第一个开进承天门的荣耀给了他们,对此,杜睿也没有推让,他虽然淡泊名利,但是经历了几番生死的飞虎军却不同,死者已矣,但生者却理所当然要享受属于他们的荣耀。
”将军!快到长安城了,你看,前面都是迎接我们的人!“秦束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前面人头攒动的迎接队伍。
来到近前,杜睿这才看清楚,前来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当朝太子李承乾。
之前杜睿虽然知道,太宗一定会派来重臣迎接。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是杜睿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重臣竟然是当朝太子,太宗给予飞虎军,给予杜睿最大。荣耀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杜睿反应过来,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不等战马停稳,杜睿就飞身下来,走到李承乾面前,拜倒在地:”臣杜睿参见太子殿下!“
秦束等人也上前见礼:”参见太子殿下!“
”诸位将军不可拜我,诸位都是大唐的英雄,请受承乾一拜!“李承乾说着,对杜睿等人拱手一礼!
李承乾行过礼,道:”承明!诸位将军,圣上在承天门前等待诸位凯旋。“
杜睿一声令下,所有飞虎军将士纷纷上马,秦束扛着”唐“字大旗,催马走在最前面。杜睿与李承乾并骑而行,其余飞虎军将士紧随其后。
再往后,就是薛延陀各个部落的族长,首领,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也不敢出,噤若寒蝉,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大唐万胜!“
冲天的呼喊声中,飞虎军缓缓开进,很快就到了安定门。
此时的安定门,也焕然一新,城门重新刷了漆,看上去跟新的一样,城墙上守卫的兵士站得笔直,对开来的飞虎军满是崇敬。
安定门大开,百姓站立两厢,人人新衣在身,一脸的笑容,比起过年还要开心,开心十倍、百倍。
赶来的不仅仅是长安的百姓,关中的百姓闻风而动,齐集长安,如今的长安,聚集在这里的百姓不下百万之众。
”大唐万胜!“
随着飞虎军的开进,百姓不断的齐声欢呼,仿佛万千个炸雷轰于九地之下,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飞虎军将士排着整齐的队形,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军容既壮且盛,秩序井然的从安定门开入了长安,虽然人人带伤,断肢致残者不知凡几,但是此刻享受着英雄荣耀的他们,却各个在马上坐的笔直,只要太宗一声号令,他们还能征战沙场。
”好威武雄壮的阵势!“百姓发出一阵感叹声。
打量一番城头上的守军,再来看这些征战归来的将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城头上的唐军,也是大唐的精锐了,拱卫着长安,不是精锐不行。
可是,有一种东西他们大不如这些征战归来的飞虎军将士,那就是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些征战归来的飞虎军,或许不如城头上的守军那么整齐,因为有不少将士肢残体缺,有的胳膊没了,有的腿不在了,有的眼睛瞎了,有的耳朵没了。有的脸上带伤,这点无论如何比不了城头上的守军。
饶是如此,他们的气质也不是城头上守军所能比得了的,他们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股让人心悸的气势,哪怕是一个眼神,那也宛若疾电,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那是因为他们上过战场,历经了生死,用异族的人头喂出了一身的杀气。
如此杀气,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历练出来,远非这些看守城门的大唐兵士所能比的,训练场上什么都能练就,唯独不能练就杀气,摄人的杀气。
进了安定门,顺着朱雀大道前行,就能道太极宫的承天门了,当年李靖征突厥归来的时候,太宗亲自在承天门迎接,给予了李靖最大的礼遇。
行到一半,早有大臣等在这里了,这个大臣就是尚书令房玄龄。
房玄龄此时左手高举,捧着太宗的圣旨,一脸的肃穆。其实,他心里也欢喜得紧,只是不能表露出来罢了。
”圣上有旨!“房玄龄朗声道,展开太宗的圣旨。
杜睿他们并没有下马,而是坐在马上,以胄甲之礼接旨,这是允许的。
太宗的旨意先是一通煌煌之言,将飞虎军将士狠狠的奖勉了一通,最后才归到主题:”着交河道大总管杜睿,引众军士,承天门前献俘!“
”圣上万岁!“飞虎军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声震长空,远远的传了出去,良久不绝。
承天门前献俘,夸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