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5 / 6)
情报至皇帝那里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事已至此,办案的人也捂不住了,只得斗胆将奏本送交到太宗的案头。
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太宗的手里之时,太宗想到高阳公主一而再、再而三地丢自己的脸面,顿时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
腰斩,就是把赤裸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从腰间斩成两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惨的极刑了。
高阳公主的奴婢数十人被处斩刑,表面上对公主和房遗爱没有处罚,却无限期地禁止公主入宫。
高阳公主万万没想到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噩耗,顿时魂飞魄散,奔到皇宫门口,想要向太宗求情,当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进入宫门的时候,顿时昏死过去。
对此公主几乎快发疯了,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许任何人进去,拒绝吃东西,揪发捶胸,咬破衣服,如疯狂的女鬼,日夜嚎哭。
公主之所以没有随辩机之后自杀,也没有真正发疯,为的是心中充满对太宗的憎恨,有一天,一定要向太宗报复。这种如鬼般惨厉的决心,才使公主活了下去。不久之后,公主停止了蛰居生活,为了复仇而活着。她的相貌已没有了往日的影子,丰满的脸颊已消瘦,原来洋溢着幸福光泽的瞳孔,如今充满了阴冷凶暴的光芒,时而象鬼火一般闪过,以前的高阳公主已经随着辩机消逝了。
然而,此时唐太宗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几个月后,就在这年的初夏,五十一岁的太宗驾崩了。
高阳公主恨透了自己的父亲,她恨他为什么要多活这半年?如果他能早死半年的话,自己的心上人就不会如此痛苦地死去,成为父亲笼络大臣的牺牲品。自己那些情同姐妹的贴身侍女,也不会莫明其妙地冤死。为太宗送葬的时候,高阳公主连一点悲哀的表情也没有。
不久,高宗李治登基。
恢复了自由的高阳公主,行为开始疯狂起来。她派人四处去寻找俊俏的年青和尚,专与这些和尚寻欢作乐。
然而她只能在与这些和尚的纠缠中,得到暂时的幻觉。辩机毕竟只有一个,每当她从疯狂的肉欲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只有加倍的失望和伤痛,再一次歇斯底里的痛哭失声。
于是,高阳公主又转而投向巫术的慰藉。
和尚智勖善于占卜祸福,惠弘则能够看见鬼魂,而道士李晃则有高明的医术。
高阳公主祈求能够通过他们,让自己能够再见到辩机的魂魄,寻找一丝安慰。
在交往中,高阳公主和这三个僧道都发生了关系,这三个不守清规的出家人自从登上了公主的床榻,顿时觉得所谓高贵的皇家也不过如此。于是他们心里的妄想不住地膨胀起来,想要依靠高阳公主,办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禄。
达成共识以后,这三个家伙不住地蛊惑着已经失去了理智的高阳公主。尤其是针对高阳公主不满父亲这一点,鼓动她推翻太宗选李治作继位人的决定,推举一位新的帝王掌政。
高阳公主相信了他们的话,暗地里让掖廷令陈玄运去察看内宫的祥祸,推演星象。
当高阳公主得到了所谓的确实答复以后,她开始涉足政事,联络了好几个对李治不满的公主驸马,密谋叛乱,要改立叔父李元景为帝。
这样看起来,这三个出家人倒也不是一味胡言乱语的草包,没准他们还当真给高阳公主招来过辩机的魂魄呢。
还是那位与高阳公主不和的房遗直,他打听到了高阳公主夫妇的秘密,将讯息报告给了新皇李治。
其实,李治对这位异母姐姐的感情还是很可以的。
但是李治实在不是一个做皇帝的材料,高阳公主每当听说李治听命于长孙一族的消息时,就忍不住切齿痛恨。
那个自命英明的父亲,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儿子做继承人?
难道吴王恪、叔父李元景不比这个李治要强得多吗?
于是高阳公主决定推翻这个无能的李治,另立新帝。在心里,她也隐隐约约法地觉得,能够推翻父亲确定的继承人,是对父亲最大最成功的报复,足以令父亲死不瞑目。想到这里,高阳公主的心情从未有过的快乐。
就在高阳公主密谋造反的同时,蒙在鼓里的李治还常常赐她赏物。就在事发这一年的十月,李治甚至还专程跑到姑妈同安大长公主和姐姐高阳长公主的家里串亲戚。
如果杜睿所料不差的话,场面是这样的:李治居中正坐,畅叙家礼,高高兴兴;与此同时,座中的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则是满腹鬼胎地假意逢迎,一面疑心是否走漏了消息惹来皇帝弟弟光临,一面暗含杀机地亲情洋溢。就在这场姐弟共叙天伦的温暖场面之后没有多久,谋反事发。
正月的长安城雪花漫天,梅香幽远。而皇宫内外的李氏家族,一场血腥的家族屠杀却开始了。
以房遗爱为首的三位驸马被处斩,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荆王李元景被勒令自尽。告密的房遗直不但得保性命,还得到了升官的奖赏,更独占了弟弟的所有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