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褚公遂良(三)(5 / 6)
于伤怀!“
武京娘回答的四平八稳,丝毫看不出一点儿破绽,就连李承乾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错怪了武京娘。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皇后言之有理,方才朕已经降下了圣旨,追封褚遂良为虞国公!赐下了钱财封邑,皇后以为如何!“
武京娘闻言,道:”此乃军国大事,圣上一言而绝就是了,又何必再问臣妾,不过圣上既然开口,臣妾便冒奏一言,褚遂良大人乃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名标凌烟阁,海内名望慎重,为大唐社稷殚精竭虑数十载,何不追封郡王,以慰天下万民之心!“
李承乾这下更为诧异了,先前褚遂良反对提拔武三思,武京娘为此大为恼火,几次三番的向他进言,称褚遂良倚老卖老,目无君上,当予以罢黜。
按道理说,武京娘应当十分痛恨褚遂良才对,可是现在武京娘居然建议,追封其为郡王,李承乾心中更加动摇了。
”皇后!褚遂良死的蹊跷,不知皇后以为究竟如何!?“
武京娘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看着李承乾道:”圣上何出此言,难道圣上以为是臣妾杀了褚遂良大人不成!?“
李承乾被武京娘反问了一句,反而觉得无言以对了,他总不能说:我就是怀疑你杀了褚遂良!
要是这样的话,一旦是他错怪了武京娘,可就悔之晚矣!
武京娘见李承乾的脸色微变,顿时心中大定,拜于李承乾的面前,泣道:”圣上何以怀疑臣妾,臣妾是曾与褚遂良大人发生过冲突,然而臣妾却也不是个不识得大体的人,褚遂良乃是先帝一朝的老臣,又受托孤之重,臣妾便是再生几个胆子,也不敢将他如何,圣上如此怀疑臣妾,倒不如此刻便将臣妾押往褚遂良大人的府上,再召集刑部,大理寺官员审讯,看看到底是不是臣妾做了什么祸乱大唐江山社稷的恶事!“
李承乾见武京娘如此,一时间也是慌了,忙道:”皇后!朕却不是这个意思!“
武京娘见状,也是乘胜追击,哭拜道:”圣上方才的言语分明就是怀疑臣妾,臣妾与其这般活着,蒙受此不白之冤,倒不如即刻便死了,也省的遭受那些小吏的折辱!“
武京娘说着,起身便要往一旁的柱子上撞去,李承乾见了,连忙将其抱住,劝道:”皇后何必如此,方才是朕失言,朕确实不曾怀疑皇后!“
李承乾好生宽慰了半天,武京娘这才止住了哭声,道:”臣妾失礼,还请圣上恕罪!“
李承乾忙道:”不罪!不罪!唉!褚遂良突然辞世,朕此刻也是六神无主,言语失当,反倒是引得皇后误会了!“
武京娘见状,知道这一次,她又是涉险过关了,褚遂良虽然死的突然,可要是李承乾不追究的话,即便是褚遂良的几个儿子,又有哪个有胆量追究这件事。
至于杜睿,他纵然看出了端倪,只要李承乾相信她,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
宫中事了,次日天明,长安城中的亲贵官员都得知了褚遂良病逝的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哀愁,不过不管怎样,李承乾既然已经下达了旨意,他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要前往褚遂良的府上进行拜祭。
杜睿忙着料理褚遂良的后世,昨日一夜都没合眼,总算是将府上的事情,料理清楚了,清晨一开门,便迎来了前来拜祭的官员勋贵。
那些人一见杜睿,顿时纷纷一愣,连忙行礼,杜睿恼他们在褚遂良病重期间,都不曾过府探望,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特别是杜养盛来的时候,更是险些动手打人。
好在一旁的冯照及时拦住了,杜睿尚自怒气不惜,道:”褚大人乃是当朝重臣,与我相善,此前病重,你纵然公事繁忙,也该过府探望,可你居然装聋作哑,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
杜养盛闻言,顿时大为惶恐,也顾不得一旁还有人看着,连忙屈膝跪倒在地,哀求道:”恩师息怒!实不是学生心冷,只是……只是……“
杜睿怒道:”只是什么?是你担心因此得罪了人!当年我是怎的教导你们的,不得因权势媚人,你……你罔顾我十余载的教诲!今日便将你开革出门墙,从此之后,你我也再也没有师徒的名分了!“
杜睿当真是气急了,狄仁杰他倒还不觉得怎样,可是杜养盛毕竟与褚遂良同朝为官多年,褚遂良病重,杜养盛居然都不肯过府探望,这般心冷之人,杜睿也是大为失望。
杜养盛听杜睿说出这番话,几乎急得要晕厥过去,杜睿门下的众多弟子,平生最为敬重的就是杜睿,一听杜睿要将他开革,也顾不得其他,上前一把抱住了杜睿的腿,哀求道:”恩师息怒!皆是弟子的错处,还请恩师收回承明!宽宥弟子这一次!“
正在此时,狄仁杰也到了,他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大理寺丞,今日接到圣命,自然也要出席,刚一进门,就见杜养盛跪在地上,再看那站着的人居然是杜睿,顿时心中一喜,就要上前见礼,却被冯照给拦下了。
狄仁杰听冯照说了事情的原委,赶紧上前,小声道:”恩师息怒,师兄先前所为,也是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