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叛军(四)(4 / 6)
但由此可以看出,方士和其神仙的思想,确乎是由来甚早的。
华夏的旧习之中,从来吴楚之人多信神鬼,《楚辞》中也经常谈到什么”云中君“、”湘夫人“之类的神仙人物。
《楚辞、远游章》说:”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澄清兮,精气入而粗秽除。“更清楚地叙说了他们吐纳服气的思想。
此外还有墨子的鬼神思想,墨子是和孔子差不多同时的人,《淮南子》高诱注说,他是鲁人,一曰宋人,曾做宋大夫。
墨子书中鬼神思想特别浓厚,他在《明鬼篇》中说:”生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首先肯定了鬼神是确有其物的。
《天志篇》中说,自古以来的明王需要”上事天、中事鬼神、下爱人“这又说明了他对鬼神的崇拜、认为一定要善事鬼神。
同篇中还说:”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三利无所不利“、说明了善事鬼神的利害。
《非命篇》中说,”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更暴露了他神道设教的思想。
当然他的鬼神思想和方士们的神仙家思想是不一样的,但它和早期道教的”三官考校“思想如出一辙。五斗米道利用符水请祷,行三官手书之法,后来的天师道因袭其事,又产生三官考校的说法。尤其魏晋方士,广行符咒,对于墨子所遗留下来的《墨子五行记》最为推崇。
方士的中心思想就是讲求长生,认为服食、淫祀可以成为神仙。司马迁说他们是”形皆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班固将他们叫做”神仙家“,《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平心意,同生死之域,而无怵惕于心中。“
他们这种神仙思想的根源,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中国古籍上最早谈到长生的是《老子》。《老子·守道篇》中说:”是谓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
《韬光篇》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人所以外其身和后其身,则完全是为了取法天地,认为天地就是这样取得长生的。因为必须后其身和外其身,也就是要不自生,然后才能一够身先和身存,身先与身存就是长生之道。
但方士的神仙思想,并非单纯是脱胎于老庄,根据史籍,最早的方士是和老子时代相仿的苌弘。《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诸侯不从,而晋入射杀苌弘。“
这种设射狸首的方法和两汉以来的魇胜之术颇多相似,和后来喇玛教中的咒人术,更如出一辙,显然这是古代巫术中的把戏,这说明方士亦源于巫觋。
《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二十一家中有《苌弘》十五篇;《史记》和《汉书》中也都说过,著名的方士羡门则是阴阳五行家邹衍的弟子,这又说明了方士和阴阳五行家的关系。
方士的由来已久,不过以后世人的眼光看的话,最好的总结只需要八个字就行了,那就是一一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天草四郎自然也知道中国的方士,实际上就是骗人的,但是这个时候的人可不会这么认为,尤其是那些一心想着要做长生不老的皇帝。
历史上秦始皇求长生,汉武帝求长生,就连太宗皇帝也是一样,可以说太宗皇帝之所以早死,完全就是因为长期服食丹药,致使铅汞中毒引起的。
要说历史上最有名的,就要数明代的红丸案了,一颗小药丸,顷刻间,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艮屁朝凉。
天草四郎熟悉中国的历史,对这些事情自然如数家珍,既然李承乾的药都由汝南公主亲自掌管了,那么丹药,汝南公主怕是也不懂了吧!
不过天草四郎现在最要紧的还不是着手安排这个,而是如何向武京娘解释。
……
”田迎!圣上的药里,可是你做了手脚!“
武京娘面色冰冷的看着天草四郎,她虽然有野心,但是她却真的并不希望李承乾出意外,今天汝南公主虽然没能从李承乾用过的药里发现什么,但是武京娘还是怀疑上了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当然不能承认,连忙辩驳道:”皇后娘娘!何出此言,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这等事诛灭九族之事啊!还望娘娘明察!“
武京娘也只是怀疑,此刻见天草四郎矢口否认,心中也是嘀咕,天草四郎或许有这个胆量,但是却没有这个机会,李承乾的药都是她亲自料理,旁人根本就插不进手,天草四郎虽然在她的扶持下,有了些势力,但是还不至于将手伸到宫中来。
天草四郎见武京娘脸色好了一些,忙接着道:”圣上病重,臣也是五内俱焚,这些时日也费劲了思量,不过还真被臣找到了一位仙人!“
”仙人!?“武京娘一愣,道,”什么仙人?“
天草四郎忙道:”此人最近就在洛阳一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