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非我族类(4 / 6)
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500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还在增长,而汉人不断减少。《晋书》:”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
以冉闵为首的汉族人们对入塞胡族的复仇行动,是汉人发起的绝地反击。入塞胡族成份复杂: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的远迁部落等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体为白种人,小月氐和巴氐主要为黄种人。而姜、夫余、乌桓、和入侵辽东的高句丽等民族主体为黄种人,个别部落除外。
如果等他们杀尽了北方汉人,在中原地区繁殖起来。会成为一个金发碧眼的种族,会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三百万人杀掉,或大部份杀光,小部分汉族被溶入新的种族。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杀绝,仅占北方汉人人口百分之几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汉族。汉族像其它三大古国的民族一样亡族是很可能的。
当时北方的汉人是根本没有生存权利的,他们甚至被胡人当成了可以吃的两脚羊,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发生过这样大规模吃人的事件。
同一时期在西方,是匈奴人阿提拉进攻罗马帝国,他残暴是残暴。但并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记载。后来女真,蒙古,满族虽然也很残暴,但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纪录。
后世,也就是杜睿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年代,是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这些历史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因为在书本上只有民族融合、鲜卑拓跋宏汉化等等,完全是报喜不报忧,对黑暗面一点也不描写。
甚至还有些更加无耻的人,认为这样杀汉人,吃汉人是为了汉族好。是给汉族输血。好让汉族强大起来,所以汉人不应该仇恨那些食人恶魔。反而还要去感激他们。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想来他如果生活在那个血腥的年代,应该会舍身饲魔。心甘情愿地让胡人吃掉。然后让那个被消化得,变成什么也不知道的”我“强大起来。
中国历史界总有一些道学先生,动不动就叫嚷泱泱中华、天朝上国,要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抱,切不可小家子气,以免遭四夷耻笑。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汉族人口众多,无论如何也是天然的强势,就应该胸怀宽大,让他们一点也无妨。
畅想一下,三百年前,也就是公元350年,如果没有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开始了他一生壮怀激烈的杀胡征程的话,或许汉族早就不存在了。
事实上冉闵如果不杀胡的话,他同样可以活的很好,甚至享受数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冉闵家累世为将,西晋末年,冉家人曾跟随陈午的”乞活军“抗击胡人。后来因寡不敌众,被时为刘渊部下的石勒打败,暂时归降。
此战虽败,但冉闵的父亲冉瞻却给石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六国春秋》记载:”冉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
石勒一眼就看中冉瞻的勇猛,认为”此儿壮健可嘉“,俘获之后,让石虎收为养子。后来拜为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几年后,冉瞻败于刘曜的部队,被刘曜斩杀,一代将星陨落。
冉瞻死后,就留下了儿子冉闵。虎父无犬子,冉闵幼年时就果敢勇锐,继承了父亲的全部优点,令暴君石虎非常喜爱,把冉闵当亲孙子一样抚养。冉闵长大后,”身长八尺“、”勇力绝人“,而且”善谋略“,是绝对的猛将,活脱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冉闵第一次上阵是在公元338年的昌黎大战中,当时石虎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年冉闵率领的军队因指挥有方而安然无恙,他从此名声大振,也备受石虎的宠爱。
此后,冉闵多次参与平定北方丁零、乌桓、夫余等部族的叛乱,在与后赵劲敌慕容鲜卑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威望日隆。由于百战百捷,勇猛非常,又嗜杀胡人,冉闵之名,竟令诸胡将领闻之而色变。
可以说冉闵的地位,在后赵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石虎的继承人都不为过,然而他却因为民族大义推翻羯赵,这番情怀,历史上何人能比,后来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这等辉煌的战绩,就是杜睿也不敢与之相比,纵观历史,在对外战争当中,以战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