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4 / 6)
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结构,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正在逐步提高,也就是说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过去中国的竞争对手是周边的第三世界国家,而其后的对手则会是美欧日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南海诸国将成为中国的代工点和原料供应地,中国和他们交恶,导致合作上的疏离,是美欧等国家最希望看到的。
而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大国周边如果没有一定的盟友作为缓冲带,其国土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说在南海问题上叫嚣的最大声的东南亚诸国不过只是西方国家用于封锁中国、钳制中国发展的工具而已,近可以侵蚀国家主权,远可以极大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领土安全。南海问题上,应该注意的是和南海诸国的关系,而不是这些国家本身。
其次是俄罗斯,俄罗斯想要复兴,不过重点方向是太平洋和北欧以及地中海,对于南海地区基本是鞭长莫及的,实际上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的动荡就阻挡了他的势力向南亚侵入,更多时候,他是处于搅局和谋利的角色。
然后是印度,后世的印度虽然也在高速发展中,但国内矛盾多,生产关系落后,基础建设薄弱,科技军事实力都不强,属于依附强国四处逢源的类型,虽然看过去到处出手,但正是由于本身还不能成为一个地区的主导,所以美欧对其并不采取打压的态度,如果他继续发展,即使内部不产生问题,西方国家也一定会对其进行限制,简单的说,西方势力是不会坐视其做大的。
再来是美欧,他们根本目的是要讲势力扩展到全球,所以要打压中国的发展,经济上把中国固定在其劳动力工厂的地位,政治上孤立分割中国,军事上包围中国,打压中华之心昭然若视。由于地理因素和一片坏账没有处理好的原因,其对中国的压力更多是属于幕后操盘,是中国未来长期的最主要的对手和合作对象,无论民间还是政府对西方势力都已经是相当警惕了。
最后就是日本,日本距离南海很远,就地理来说其和中国冲突区域更应该是黄海北海一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积极的介入南海事物呢?
人们都想到了美国在背后作祟,这当然是存在的,可不要忽视对于日本本身,这一步棋也是极大的有利。
日本在战败后,在军事和政治上受到打压,整个日本都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之下,从日本在战后的表现来看,不断参与国际军事行动,扩大军备和国际影响力,都是在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国际影响,这和当年一战后德国的”雪耻“思想有类似之处,只不过二战对日本破坏太大,其实力不如德国,且被美国限制的很死,所以到了二战60年后他们才有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说日本的目前寻求的复兴绝不是单单提升国际地位这么简单,而更包含了深层的军国主义思想。
南海对于北约是交通要道,是军事力量进入亚洲的必经之路,而对于日本本身的崛起和复苏,其意义更大,当年二战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失败是必然的,可极大加速其衰弱和失败的节点就在于其南海交通线被破坏,导致物资无法输入日本本土,南海地区实际上是日本这条毒蛇的七寸。
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岛国,现代战略思想注定了资源就是他的战斗力和生命线,一旦没有足够的战略资源,日本是铁定要失败的。
因此也可以说日本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甚至是军国主义复兴的物质基础,就取决于他能不能建立一条稳定可控的,由南海地区经由台湾琉球直至本土的物资输送线,能建立起来,日本的威慑力将大大提高,要是南海被中国完全掌控,对于北约可能只是失去一个支点,对于日本则是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和复兴的可能,也就不难理解日本为什么要不远千里这么积极的参与到南海问题之中了,日本在南海的背后阴谋控制中国的战略命脉。
随着日本的右翼和军国主义思想不断抬头,一直就没有放弃过大日本帝国的追求,南海的混乱局势以及美欧限制中国的策略是他们放长线钓大鱼的机会,一旦日本在南海建立起势力范围,以大和民族的极端思想,不保证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中国乃至美欧等西方国家有没有能力去阻止他,无论如何,代价都是相当惨重的。所以对于中国来说,防止日本插手南海的重要性甚至大于防范西方势力。
杜睿前世曾研究过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目的,第一个就是,利用南海争端松绑钓鱼岛争端。日本屡屡就中国在钓鱼岛的正常行动,做出抗议,但是如果中国真的和日本较真钓鱼岛的主权的问题,日本还是存在着理亏的地方的。所以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钓鱼岛上的主动权,就将南海问题一起拉过来,形成一种联动的机制,从而打破中国想要的一事一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第二个,通过开采海底稀土,逼迫中国放开稀土。稀土作为中国的特有能源,日本借助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的稀土资源,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来储备。按照后世日本所储备的稀土,在使用五十年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就算稀土大国的中国,所有的稀土,最多保证二十年的使用。而日本在稀土问题上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