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财政预算为哪般?(6 / 6)
,就是对官员能力考评的一项工作。
只不过历朝历代对这种工作都没有过一个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行的时间,次数,以什么为依据,也十分不健全,到头来只能看那些文案,或者走人情帐。
现在若是按照杜睿的意见,实行财政绩效预算的话,无形中对官员能力的考评也有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本身在一个部门提出预算时,预算由哪部分组成,有没有什么新想法、新项目,都一目了然,若是申请的预算只包含了本部门官员的俸禄,那就表示这个官员啥事也没打算干,就是混日子。
若是申请的预算包含有新项目的支出方案,那么这个项目完成得如何?效益如何?年底立即就反映出来,而工作的绩效等于官员的能力,朝廷可以依此给予奖罚。
而且一旦超支了的话,也会有严格的审计措施,钱花出去了,花到了什么地方,说得清楚没事儿,要是说不清楚,那么很显然就是被人挪用了。
所以说要是施行杜睿的这种财政预算措施的话,无疑还能欲望贪污犯罪,净化官场,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这种财政预算的好处不言而喻,三省的执宰很快就点头表示赞同,然而七部尚书除了高智周外,其它人都默不作声。
原因很简单,财政预算直接针对的就是他们,一但实行,他们的能力将直接反映出来,一时间各人心里都有些没底,让他们如何点头赞同?
但这种预算的好处明摆着,一时之间他们又提不出反对的意见来。
直接反对,就等于说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没信心。自己都没信心,让别人怎么有信心?那还在这个位置上呆得下去吗?赶紧回家抱孩子去吧!
因此,他们只能沉默着思索这种新政策对自己的利与弊。利还是不少的,毕竟预算一但通过政事堂审核,那这一大笔款项怎么使用就由自己说了算。可以说,他们手上的权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这对这个时代的官员来说无疑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其中对他们的坏处,也就可以忽略了,到时候个凭本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