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秦王破阵乐(3 / 4)
落,毫不拖泥带水,更不曾有一人落马。
宴席上的皇室宗亲,勋贵宿将,朝中重臣顿时爆出一阵雷鸣般的叫好声。
只见那支百人轻骑驶到场中,轻骑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
每个禁军卫士都是左手持刀右手持盾,双脚站在马上,不断地摆出各种花式和姿势来,动作如行云流水,整齐美观,又兼有战斗的实用性。
皮纳尔方才在那一百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脸色都变了,此时方才反应过来,原来也是一场表演,暗暗后悔自己的失态,他知道方才他的模样都被杜睿看在了眼里。
皮纳尔也是军旅出身,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些策马俯身的唐军都是实实在在的精锐。
这些人确实是精锐,而且在唐军的禁军之中大都已是校尉,甚至将军,此刻头戴玄铁头盔,也看不清脸孔,每人胯下的战马都是百里选一的宝马良驹,身姿挺拔,潇洒英武的令场中的大唐将军们纷纷叫好。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一同进入广场的上千名唐军将士同时仰天长喝,歌声盖过了丝竹钟声,一边唱一边高举着手中的长戈,气势逼人。
伴随着豪迈的歌声,那些策马奔腾的禁军卫士同时收刀,将盾牌放置马后,然后拿出腰间弓弩,弯弓搭箭,借脚力勾住马镫,翻身倒垂,于马肚之下松开手臂。
在一些大臣惴惴不安中,只听”嗖“的一阵破空锐响,一百支劲箭同时向着远处刚刚被宫中中官搬出来的两只巨型箭靶而去,嘭的一声,数百斤的厚重箭靶竟被巨大的箭矢力量轰碎,却并没有掉落,而是竖直而飞,呼啸中射出老远才作罢。
几轮过后,箭靶的红心处密密麻麻插着数百支利箭,很多利箭都是连续穿透了别的箭尾,弩箭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果然不愧精锐之名。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就在此时,那支千人的队伍,踏着整齐的脚步,轰然一响的直冲向前,这支千人队每人一身重甲,持着丈二长的长戈,面带森冷寒光烁烁的铁罩,看不清容颜,杀气腾腾的直冲向广场中央,那当先的骑兵队像是从中间劈开一般,让出空间,分侍两旁。
此时乐音一变,琵琶声骤响,如同作战前擂鼓三通,强而有力的乐点节奏,由慢而快,阵阵频催,渲染了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三千里外兮,觅个封侯!“
静立如渊的千余长戈军阵,慷慨悲歌间剑拔弩张、杀气腾腾,每一声高歌,长戈挥舞如夜电,光华如奔流不息的江水,如羿射九日,场上长戈军阵的每一名将士手上一柄寒光四溢的长戈或旋转,或滚翻,如同雪山爆发一般冲击而下,满场似乎跟随那千余道闪电旋转,骖龙飞舞,翩翩轻举见,陌刀腾空飞翔,此时乐声又是一变。
慢板轻启,庄严稳重的旋律悠悠开来,这是琵琶中属于”句句双“式地重复旋法,并用左手琴竹”弹弦“的技法奏出颇有力度的轮音,加之常出现的低八度音的衬托,让场中不少善于此道的风雅之士都是暗暗心折。那琵琶琴弦旋律中所蕴藏的内在力量,恰似将军升帐时那种威风凛凛的情状。
场中的长戈军阵恰如雷霆收怒,声势收敛,江海凝光,山雨欲来风满楼,刚劲的姿势和浏漓顿挫的节奏让宴席上的众人早已看傻了。
就在此时琵琶声又是一变,琴弦震动,霹雳弦惊,那股犹如金铁交鸣的声音,像是将士们浩浩荡荡,雄姿勃勃出征的情景,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使旋律无停顿地进行,气势剧烈紧迫起来。琴声突然尖利高昂,却不突兀,犹如无数烈马狂奔,壮怀激烈。
场中的长戈军阵瞬息间分成两方,手持长戈,人人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
琴声映忖下,只感觉战旗遮盖住太阳,战鼓震天动地。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双方战车交替,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马挣扎着,还是拉不起来。由于敌军众多,伤亡惨重,左侧的边马倒下了,右侧的边马也被兵刃杀伤。壮士们身佩长剑,腋夹长弓,捐躯于寥廓超远的疆场。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响成一片。使在坐之人不由的振奋的站了起来,继而恐,涕泣不知所措,感人竟到了如此地步。
琵琶声又是一变,这次是层层递升的浑厚旋律,众人眼前仿佛拉开一副云水奔腾的画面,打破压抑气氛。在那风水云声中,一个怪兽正在交织成的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风云中迎风咆哮。
天地间突然随着琵琶声的抑扬顿挫,激越高昂,长戈军阵像是苏醒的修罗降临世间,他们从地狱中爬出来,场上一个个倒地不起的唐军将士,如同血衣恶鬼一样弓着腰拖着长戈站了起来。
杜睿虽然不是第一次欣赏这《秦王破阵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