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5 / 6)
员增加至900名,并令许多拥有拉丁或意大利背景的罗马公民在院中占一席位,亦使得他那些在内战期间表现英勇及有能力忠诚支持者成为了元老。虽然打算夺去那些固执保守派,像好人,在院中的权力,但这项改革却令到元老院在元首政治之下变得虚有其表。改革前元老院的残存者在罗马的政治体系中仍然拥有自己的地位,但其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元老院在西罗马帝国末期还存在着,它有所记载的最后议案是在578年至580年间派遣两位使者至提贝里乌斯二世·君士坦丁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宫。
与此同时,君士坦丁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元老院。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它拥有的只是名义上的权力而非实权,元老院制度也就此衰败了。
狄仁杰乍一听到杜学武居然要仿效古罗马的元老院制度的时候,不由得一愣,他身为杜睿的学生,对于欧罗巴的一些事情,自然不会陌生。
在狄仁杰看来,仿效古罗马的元老院制度,根本就是一种倒退,但是听了杜学武的解说,他才明白,杜学武方才所说的仿效,是什么意思。
几千年前存在于地中海的元老院,在罗马的政治中掌握有可观的权威,指导着国家的一切大事,这恐怕是民主最早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在古罗马人的世界观里,虚构的神是最伟大的,敬畏神作为这一社会的准则,而人作为神的玩物,他们相互是平等的。在元老院下边还百人会议,部族会议,以及平民会议这样平民议事机关。
古罗马的元老院制度是少数人决定大多数人的制度,区别于独裁,却恰恰是专制的体现。一个权力集团集中着整个社会的权利,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利,那时说法制基本是扯淡。大势之所趋,元老院最终腐化为一群堕落的社会蛀虫,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的话,其结局可以想象。
再说说华夏的历史,可以看得出从陈胜吴广之后依靠农民阶级走向统治地位的人最终将会被农民推翻,历史可笑的重演着,上演着一幕幕痛苦的最后狂欢,痛苦的永远都是苦难的人民,狂欢的永远都是统治阶级,统治者一直标榜的儒家秩序在关键时刻总不会起作用,这个社会的秩序还是被写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其实不管这个历史怎么翻江倒海,人们始终都没见到其创造一个民主的社会,杜学武对民主的最简单理解就是”人人平等“。
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平等,这个平等也不是统治阶级说平等就平等了,所以人们只能见到不停的改朝换代,底层人们始终争取他们渴望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而大权在握的阶层只会为了让自己获更多资源,这些资源不会凭空出现的,只能靠其手中的政权来无情的剥夺,人就是这样,一方面希望社会资源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希望自己能比他人多得到社会资源。
杜学武跟随在杜睿的身边学习了多年,他理解的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一一法制是建立在民主之上的。
民主也就是人人平等,一个拥有元老院的社会存在有法制吗?
不会的!
少数人决定一个社会,这就是民主强暴,少数人之间的民主,而对另一部分人进行强暴,少数人制定的民主法律来强暴另一部分人,这能叫民主法制吗?
在华夏的历史上,出现最多的场面就是普通农民跪在官老爷堂下,乞求公平的情节,没有人会说那个朝代是民主法制的。
元老院呢?
毕竟人们不用贵在堂下乞求民主,而且元老院也有其监管机构,如果元老违反公共道德,请注意是公共道德,而不是大多数遵守的法律,其元老身份资格能够被监察官所剥夺,这个公共道德是什么呢?这里可以被理解为元老们相互倾轧的工具。
简单的举一个例子,税收是什么?
主流的解释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在古今中外,税收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税收很奇怪,仿佛成为了一种信号器,但凡要清明盛世,都听到有皇帝减税免税,但凡要改朝换代都会出现各种可笑的税名。
既然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那么在古代税收肯定是要给皇帝老子官老爷们享用的,就连古罗马的元老院到了后期也把持着国家的税收,过着荒淫的生活。
进而联想到有一些告御状的情节,老百姓有了冤屈和不公平之事要求助于法律,无奈这部法律本身就没有其存在的土壤,尽管上面的条文写得好,什么杀人偿命阿,欠债还钱阿。
怎么办?
只有发挥贱民的乞丐本质,去乞求官老爷甚至皇帝老子施舍一点公平,乞求元老们发发善心,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元老院下面会有民主的法律吗?
不会!
元老作为这个社会本身的一个阶层,其权力已经凌驾于法律之上,也就说在法律的范围内要划出一个圈子出来,这个圈子,法律是碰不得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