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1 / 4)
最忌妄动心念。此刻已被无畏剑抢得先机,冷不丁又杀入两独臂剑客,顿感压力大增。
智空正和“鬼难缠”斗到酣处,毕竟苏天寿已近耄耋之年,毕竟已斗了近半个时辰,毕竟智空功业非凡,毕竟智空的禅杖长六尺许,施展开来,苏天寿竟占不到半点便宜,非但如此,已有落败的迹象。
此时,公孙长业已现身,业已制住明觉。
智空觑见公孙长现身,制住明觉,左眼余光一扫,钟素梅和宋士英就在丈余之外,就打定了主意。于是,一杖全力拍下,“鬼难缠”撤步闪躲。不料,智空右手撒开,禅杖一端尚在苏天寿脚前,而另一端已被智空用力弹出,杖柄直击苏天寿面门而来。苏天寿再度后跃丈余,堪堪躲开。
但智空并未随杖而上,倒借力反弹,一个弹射,已然到钟素梅面前,错愕之间,已被智空左手拿住肩井穴,右掌抵住百会穴,面露痛苦之相。
此番动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饶是公孙长身负绝学,亦是救援不及。
只听智空满注真气道:“住手”!
殴斗全部戛然而止。
公孙长索性放开明觉,直视智空。
“小秃驴好卑鄙”!苏天寿气不过,正待上前。
“前辈莫动“!眼前一花,一白袍少年已然阻在面前。
“鬼难缠”愕然而不动。
“公孙施主最好听招呼,莫叫老衲失手,让钟姑娘香消玉殒”,此时智空再无大师风范。
“此乃佛门正果之作为德行吗”?公孙长不怒反笑而问。
原来,公孙长初到绌岩颐年阁,就觉不妥,但毫无头绪。当雪崩前兆起时,他立时明白,遂唤起众人,由程天力背负宋士英,自己曳拽钟素梅和程星亮发足全力奔出南洼,刚刚到紫光阁左近悬崖边上,身后雪崩已到,几人惊魂未定,堪堪从鬼门关逃出。
霎时,华山派内外武林人士及内眷杂役全被惊醒,山上一片混乱。
因此前从曹明义口中得知华山上的武林人士,其中就有木剑通。
公孙长便要大哥特别留意,几人趁乱躲入紫光阁曹飞华的闺房之中。
暗察之下,确定木剑通住处,公孙长就扮作更夫,暗和木剑通见面。
不出所料,关于公孙长的传闻,确系武帝爪牙所为,目的是挑起各派和公孙长的矛盾,使双方争斗,而坐收渔利。
木剑通又拿出蜡丸,打开看时,上书:挑起纷争,尽除各派中人。
公孙长听出一个细节,那就是“刚刚有人送来指令”。由此断定,武帝爪牙必藏匿于华山之上,甚至就是各派中的某一人。
于是就让木剑通将计就计,只是争斗之时,掌握分寸,不可伤人性命,目的就是暗中打探木剑通上峰镇护。
公孙长和程天力商议良久,决定不到万不得已暂不露面。
果然,天未大明,争吵已然开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在公孙长感到无法再拖之时,“鬼难缠”适时出现,挡了一阵。
一番观察和推理之后,公孙长暗暗心惊:难道少林智空和武当清风就是十二煞的上峰镇护?但又没有确切的证据。
正要继续观察和思虑时,危机出现:义兄之尊父“霸刀”很难躲过一劫,情急之下,救人现身。
没有想到的是,钟素梅和宋士英竟随着出来,竟被智空掳为人质,只好放了明觉,直面智空。
而智空的下三滥手段,更坚定了公孙长的判断。于是,迅速冷静下来有此一问。
智空的这一行为,在场的许多武林人士大为不解,也大为不耻。堂堂少林掌门,竟以一少年女子为要挟,任是谁,只要脑袋正常,尚认识“羞耻”二字,都不会相信。
然而,这一切正真真切切地上演。
“阿弥陀佛”,虽智空手不能合十,佛号念得够响亮,“你道老衲该怎样,莫不认为老衲比盗取别派武功秘笈的公孙圣更见不得人”?
智空倒是咬得很死。
“即便公孙前辈盗取别派秘笈与在下何干”?公孙长满面含笑。
“难道你不是公孙氏后人”?智空狡辩。
“难道,大师不怕佛祖看到你的行为而降罪?而打入十八层地狱”?
“我佛慈悲,自知老衲心中有佛,降不降罪,不劳施主挂心,还是交出五派秘笈吧”,智空亟不可待。
“在下并无五派失物,即便有亦应交与五派,与大师何干”?
“少林是五派之首,五派之事,亦即少林之事,老衲既忝为少林掌门,自然有责任追回五派失物,岂有无关之理?”
少林掌门如此,虽中华之智慧博大精深,但仍有其不能盖全,不能穷尽之事,譬若造词,仅仅一个“无耻”岂能述智空行为之九牛一毛?
真乃天大的遗憾!
“难道威震武林的少林武学和享誉江湖的少林高僧只能对付年幼的女童吗”?
“善哉善哉,老衲从不逞口舌之利,如若公孙少侠不拿出五派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