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3 / 4)
英毛敬如,毛敬意,丐帮谷得水,泰山掌门“霸刀”齐景之。
当然还有公孙长一行。
这一日,无畏剑曹劲松伤势愈痊,在紫光阁大摆酒宴。
酒至半酣,无畏剑起身道:“此前华山一战,多谢苏老前辈援手,末学晚辈再干为敬”!
“小子此言差矣,要谢还是谢公孙少侠吧”,鬼难缠笑道。
鬼难缠苏天寿,虽说不善与人交往,但这几日来对公孙长特别有好感,甚至可以说达到敬佩的地步。
当然,公孙长彬彬有礼,谦逊和气,身负绝学,侠气仗义,其人格魅力,正在征服者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
“公孙少侠出身何人门下”?鬼难缠借着酒力问出一直以来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公孙大哥说一说嘛”,曹飞华看到公孙长正在犹豫就附和起来。
曹飞华已然回来,其实这都是老江湖曹劲松耍的心机既然大家是在等候公孙长,未来之事未可预知,女儿又和公孙长等关系密切,是故打发出去,既然事情已了,曹飞华当然很快就回来了。
不过,这一切瞒着曹飞华而已。
曹飞华回来最高兴的自然是钟素梅。姊妹二人说不完的别离情愫,道不尽的重逢欣悦。
“公孙少侠讲一讲吧”,在座众人亦附和起来。
显然,众人相当期待。
然而,公孙长的回答未免让大家有些失望。
“诸位前辈,承蒙大家对小可的关心,但在下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传奇经历。在下七八岁时,家遭大火,家人尽被大火吞噬,转眼之间,已成无家可归的孤儿,可怜父母家人……”,公孙长哽咽起来。
“在流浪的时候,被一个爷爷带到山里,以打猎为生。后修炼一本书上的心法,不过这本书绝不是五派的失物。爷爷临走的时候,曾让在下立下重誓,不得对自己所学的武功心法外泄半个字。至于爷爷,虽在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在下压根儿就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
公孙长明显有一些杜撰。
众人一片唏嘘,似信非信。
“那么,公孙少侠对此前江湖传言,有什么想法”?无畏剑问道。
“这一定是一个阴谋”,公孙长坚定地说,“不过,无派的失物,在下在有生之年必全力追回,请前辈们见证”。
“那就多谢了”!曹劲松道。
到此列为可能奇怪:公孙圣为何要盗取五派的武功秘笈?
中华武林的规矩,师父在传授武艺时,多少都要留一些,这是一条人所共知的铁的规则。
许是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吧,无论谁都会留一手。
许是另一个原因:对徒弟设防。
为什么?
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师傅们害怕收个徒弟不地道,是个白眼儿狼,到头来养虎为患,危害自己,危害武林,而自己又无法管教,所以在教授武功时总要留一两手以便事出非常是,能够应付。
对于各大门派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而想要精通某派武学,最好是有一套成熟的记载。
那就是武功秘笈了。
它是本派武学的集大成者,是一部本派武学的大百科全书,往往是经过一代或几代人长期钻研的结晶。从武功心法到一招一式,甚至破招都有详尽的阐述。
而武学常常在于悟性。悟性不同,最后的武学成就就不同。虽然是一个师傅,因悟性的不同,成就也会大不一样,再加上师父所留的招式对每个徒弟而言,并不一定是同样的招式。
武功秘笈恰恰给有悟性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条件。遗憾的是这个条件只属于一个人。
各派的掌门人。他才是武功秘笈的直接拥有者。
师父的教诲指导有了基础,掌门之后,对秘笈加以参研,武学成就就会突飞猛进,有的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可以在武林中大放异彩。
公孙圣之所以要盗取五派武功秘笈,很重要的原因是怕被武帝控制利用,但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个麻烦
当今无派掌门武功平平。
这也正是五派掌门急于寻回本派秘笈的缘故。
“前辈无需客气,在下既学武艺,既入江湖,此亦我辈不二的选择”,公孙长说得斩钉截铁。
众人在紫光阁吃酒论英雄,话江湖是是非非,谈武林风风雨雨。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中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最后,无畏剑和霸刀宣布了一条喜讯:他们的子女将在来年成婚。
众人一番提前道贺,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却未能真正吃上一杯喜酒,甚至包括霸刀本人。
宋士英被鬼难缠苏天寿选中作了他唯一的弟子,从此要留在华山或跟随苏天寿。
几泪水,几多嘱托,几多惜别之后,众豪杰各奔前程。
程天力,程星亮暂时离开公孙长去追踪寻仇。
而钟素梅自然和公孙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