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部分(2 / 3)
“公孙侠士方才江中,老朽闻听,众英雄似乎与这帮反贼有巨大的仇恨,可否说与老朽”?王御史环视大厅问。
“不劳大人动问,小可这就回禀”,公孙长起身,深施一礼。
于是,公孙长从江湖往事说起,直到目前和王御史平江相见。
王御史听的神乎其神,心惊肉跳。
“如此说来,还有另外的英雄豪杰也到了宁州”?王御史又问。
“不敢欺瞒大人,就在宁州丐帮分舵”,公孙长回道。
“不知可否请来,让老朽拜识诸位庐山真面目”?
“大人吩咐,敢不遵命”?公孙长说着即目视曹劲松等人,以征询意见。
之后即吩咐方重业和吴海平前往丐帮分舵联络。
“以侠士观之,宁王和江湖魔头早有勾结”?王御史问道。
“据小可所知,正是如此,日前眉兄,萧兄和方兄正是由湘州跟随运送铜钱和军械的船队来到宁州的”。
“难道宁王和湘州府也有联络”?
“正是,这位木前辈亲眼所见”。
“不错,草民正是随湘州兵营前来宁州的”。
王御史陷入沉思,良久道:“如此,江南形势危矣”。
“王大人所言甚是,小可斗胆猜度亦有同感”。
“老朽平素听闻宁王勾结江湖败类,为恶一方,地方上数度围剿均无功而返,今天得以印证,果有此时,如今老朽有一想法,不知”,王御史停住望着众人。
“王大人尽管吩咐”,公孙长业已看出王御史心思。
“本官欲请众英雄留下来协助老朽对付逆贼,平定叛乱,不知诸位侠士允否”?
“王大人言重了,我等身在江湖,亦是大明子民,大义所在,义不容辞,岂敢劳大人一个‘请’字?但有所命,万死不辞”,公孙长斩钉截铁。
“愿凭御史大人差遣”!众人齐道。
“果然豪爽侠气,如此,老朽代朝廷和天下黎民先行谢过了”,说罢,王守仁王御史深鞠一躬。
“不敢当”!众人皆抱拳还礼。
“目下,本官行署已招募兵勇数千人,老朽欲委重任于各位,到新军中担当军曹指挥,不知意下如何”?
“这”?公孙长又以目光征询意见,他分明看到一个否字,于是道,“我等山野游民,不识大体,不谙礼数,懒散惯了,恐难适应官场礼仪,反给大人招来不便,这就算了。不过我等虽不能编入兵营,却极愿意在大人麾下效劳,凡有令下,无所不从,小可以性命担保,令行禁止”。
“也罢,众英雄既然答应襄助本官,本不应再强人所难了”。
“多谢当然成全”!
“不过小可可以推荐几人加入兵营编制,必可大用”,公孙长补充道。
“好极了,他们在哪里”?王御史急不可待。
“就是小可所乘船只的水手,亦可连同船只奉送大人”。
“如此甚好,快请他们过来”。
“还有今天俘获的五十几人亦可收服”。
“可以吗”?
“当然”。
稍倾,大个子愈荣先和二十个水手来到大厅。
“见过大人”!愈荣先等躬身施礼。
“免礼”。
“俞大哥”,公孙长走过来道,“小弟有一事和俞大哥商议”。
“公孙少侠何必客气?但凭吩咐,俞某绝无二话”。
“好!俞大哥和众位弟兄原本在船帮做事,后来误入歧途,上了夏三娘的贼船,承蒙各位不弃,愿追随在下浪迹天涯,然终究不是长法。现在有一个光耀门楣的大好时机,王御史正在招募兵勇,平定叛军,小弟欲让俞大哥和众弟兄加入兵营,为国效力,建立功勋,不知可否”?
“我?可以吗”?愈荣先看看公孙长又看看王御史迟疑起来。
“当然可以,岂不闻古人‘贵朝闻而夕死’之训吗?又说‘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能痛改前非,为国效力,日后必有大成”。
“如此多谢大人,多谢公孙少侠”!
“不过还有一事,俞大哥可否能劝说今天俘获的五十个水手一同效命朝廷”?公孙长看着愈荣先问道。
“这”?愈荣先略有难色。
“莫要顾虑,如果这位俞壮士果能说服他们,本官即令你为他们的指挥,补给你二百人”。王御史显然很高兴。
“如此,小人尽力而为”,愈荣先施礼告辞。
此番安排,却成就了一个人,那就是愈荣先。
愈荣先果真说服了船帮那五十二个水手加入兵营,王御史如前所说,即令愈荣先为水军指挥,统领二百人,进行操练。就在数日之后的战斗中,愈荣先立下奇功,被擢升为宁州军曹。
其实,愈荣先和他的长孙子比起来,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他的长孙子就是此后声名远播,载入史册的,官至福建总兵,和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