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大漠鹰飞 > 第 42 部分

第 42 部分(3 / 3)

字说道。

“侧,即点画,是所有笔画的延伸,因其多做侧形,固称其为侧笔。侧笔要灵动饱满,顾盼有致。分为上点,左点,右点和下点,形态或相向或向背”。

“哦”,公孙长一边听,一边琢磨。

“勒,就是横,犹如勒马收缰,愈收愈紧。首要是掌握平衡,是字的骨架,分长横和短横。长横是主体,属纬络,短横配合长横,做逆锋,也有左右尖横,来来”,王御史见公孙长听得入神,索性来到案前,拿起笔,一边说,一边示范。

“书法运笔,主要是腕部用力,讲究缓急轻重,浓淡相宜,间连有度,疏密有致,气韵呼应,章法结构”。

“书道似与剑道略有异同吧”,公孙长说道。

“呵呵,不错,这就努是竖,即用力之意。笔锋须尽力下行,如引弩待发,蓄无穷之力,就象这样”,王御史在宣纸上写下竖笔,“竖中有变化,有直有弧,曲直结合”。

“哦”,公孙长若有所思。

“这掠,即撇笔,如飞燕掠檐而下,轻捷有力。像这短撇,宜快,斜撇,形状加长,去势如行云流水。这是竖撇,这是回锋撇”,公孙长看得如痴如醉。

“磔,就是捺,肢解之意,恰似利刃,肢解动物,轻巧而着力,在于稳定。这斜撇,像‘大’字的最后一笔,不能上翘或下垂”。

“妙极”!公孙长说道。

“策,即为挑,有鞭策之势,写起来有轻快之感”。

“厥,即折,转折,应方正刚劲,骨力外拓,有横折,横折撇,横折弯钩,竖折,竖折撇等变化”。

“,称为钩,意为踢脚,全力关注于脚尖,猝然起势。每做一钩,如百钧之弩发。有横钩,竖钩,斜钩,戈钩,卧钩等”,王御史一口气讲完永书八笔,已在案上写下厚厚一摞宣纸。

“妙啊,侧,勒,努,掠,磔,策,厥,永书八笔,真是妙极”!公孙长听着看着,竟露出少有的忘形之色。

“公孙侠士”?王御史道。

“哦,王大人小可失礼了”,公孙长猛然一惊道,“天色已晚,小可打扰大人,这就告辞”。

“好吧”,王御史话音刚落,就见公孙长拱手一礼,径直转身出门而去。

看着公孙长远去的背影,王御史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微笑一下:从这年轻人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可能王御史觉得公孙长举止有些怪异,突然急着离开,然则他如何知道内情?

公孙长着急离开自有他离开的理由,他有了重大发现,他已经努力控制甚至是压制了自己的情绪。

这个发现就是永书八笔。

侧,勒,努,掠,磔,策,厥,,这不是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永书八笔,侧,勒,努……”,公孙长一边默念,一边前行,突然扣开腰间软剑施展起来。

长久以来,公孙长的困惑,由王御史对书法的见解开始,他幡然醒悟,似醍醐灌顶一般,豁然顿悟。

这书道竟与剑道如此的相似,简直是相通的。

书永八笔简直就是一套上好的剑法,甚至连名字都有了。

侧剑式。

侧既为书法中之点,而剑以点刺者居多,在公孙长看来,侧不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个目标。敌我对阵,一个人是一个点,人的各个部位均是一个点。持剑攻击时,点就是目标。侧讲究灵动饱满,这不正是对剑尖的要求吗?公孙长的软剑击出,剑尖所指为侧,而自己的剑柄同样为侧,以剑柄为轴,在腕力作用下,剑身可随意弯曲,使剑尖指向对手任何部位。

勒剑式。

勒为书中之横,之所以称勒,即如勒马收缰。在公孙长看来,暗合剑法的横扫之法,要求对全身力道和剑气的控制,以及对火候的拿捏。一击不中,立变其他招式,不仅在水平方向是这样,对阵中的任何角度都是如此。方位力道不可用老,如斯才能运用自如,应付得当。

努剑式。

主要是蓄力造势,引弩待发,出剑浑厚沉稳,暗藏各种变化与其中。

掠剑式。

似飞燕掠檐而下,轻捷有力,讲究速度,一击而中,行剑时富于变化,取其意态。

磔剑式。

轻巧着力,准,稳,狠,剑锋指处,非死即伤。

策剑式。

讲究向上用力,似鞭策一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