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部分(2 / 3)
提督”?
“这是爷爷”。
“奥,还是报个万儿吧,免得在下听着磕碜”,公孙长笑道。
“小子有些路数,爷爷们是雁荡三杰,小子何人”?
“在下公孙长”。
“公孙长?无名小卒”。
“大哥,管他龟孙长龟孙短,做了算了”,身后一人催道。
“好”!三人各亮兵刃竟像公孙长说的那样一起围上来。
为首的使一柄鬼头大刀,另外两个,一个用狼牙棒,一个用大板斧。
这三个人常年盘踞在雁荡山,专干杀人越货,害人性命的勾当,人送绰号“雁荡三恶”,他们自吹“雁荡三杰”。后被宁王收在麾下,他们在江湖上不过三流角色而已。
宁王一心想顺江而下攻占南京,可以说是倾巢而出,老巢宁州城内只留下六千老弱残兵守城。并把类似雁荡三恶这样的角色临时武装起来,胡乱封了个官职唬人。
公孙长依旧含笑卓立不动,眼看雁荡三恶各举兵刃距公孙长三步之遥。
突然一道光华自公孙长腰间一闪而没,三人举着兵刃大张着口,停住不前,像着了魔一样。旋即兵器同时落地,接着三人腰部稀里哗啦血水和内脏一齐涌出,再后三人一齐倒地气绝。
这一幕直看得四个门军傻了一般,呆立在原地。
那光华正是公孙长的软剑所发,按常理,像这样的角色,公孙长一掌即可拍死十个,何以还要费事从腰间扣动软剑?
这里边大有缘故,一则这三个人一出来满口喷粪,公孙长厌恶至极,二则公孙长的确不甚了解这雁荡三恶的业已如何,三则书永八剑尚未真正对敌实战,公孙长有意实践一下,更重要的是,公孙长虽然少年老成,但仍是少年,刚刚贯通了剑道兴奋释然,情不自禁想要露一手。
这不难理解,就像前些年没有骑过自行车的人,刚学会,一步远的地方也要把自行车骑上,不为别的,就是新鲜而已。
是以当三人逼近时,公孙长也懒的运功应付,右手只一扣腰间软剑,顺势勒剑式一扫,三人即被开膛破肚。
看着四个门军呆若木鸡的样子,公孙长亦无心理会,身形不变,脚尖用力,剑尖微微上抬,一个激射,已到城门后,努剑式发动,四根碗口粗细的大门栓,硬生生被一剑斩断,“吱呀”一声,城门洞开,沙通海,吴海平和兵勇一涌而进。
公孙长一个飘身,退后十数丈,而后和沙通海和吴海平以及伍知府会和。
霎时,兵勇在军曹的指挥下,一顿猛杀,守城兵士非死即降,天刚放亮,宁州城南门已被伍知府拿下。
南门既破,公孙长,沙通海和吴海平等立即向宁王府赶去,而伍知府则留下一千兵勇守城门,另两千自己率领一路向城内掩杀,奔州府而去。
当此时,其他西北东三门亦被顺利攻破,三路大军正追杀城内残兵。
至巳时,各路豪杰已在宁王府外会和。斯时,宁州城内喊杀震天,宁王叛军被诛的被诛,投降的投降,整个宁州城已在王御史的掌控之下。
公孙长和众人正欲攻入宁王府,不料恨透了宁王的城中百姓和散兵游勇在宁王府四周放火。霎时,宁王府一片火海。
从府内逃出的家丁下人皆被士兵俘获,看押起来。
然则近百名和凤凰谷里装束一般的东瀛倭人跳出墙外,即被悉数斩杀。
宁州城拿下,宁王府化为灰烬,王御史即着人在城内放安民告示,并派出专人对在宁王叛乱中被杀的兵勇家眷进行抚恤,稳定城中局势。
一切顺利进行,数日城内即安定如常。
然则,宁王平素勾结的江湖贼寇和上官子婉一帮人那里去了?
他们全部被宁王召去安庆前线,就在两日前。
奸王朱宸濠叛乱以来,一直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几乎是战无不胜,极其顺利地拿下了宁州城和九江等地。一时间,竟觉得霸气十足,锐不可当。他想当然地认为北京朝廷一定是无力和自己对抗了,放眼过去,也就区区一个赣湘小御史王守仁单枪匹马,做做样子罢了,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于是在一帮狗头军师的怂恿相下,奸王倾巢而出,顺江而下,发兵南京,意欲一举拿下南京,马上可以黄袍加身了。
然而,奸王始料未及的是,大军一路推进,经安庆时,却遭到了守城兵士的谩骂。此时,奸王朱宸濠早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会把小小的安庆府放在眼里?想都没想,即令大军停止前进,全力攻打安庆府。
然则,让奸王更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安庆府,自己的七万大军围攻数日而不下。非但安庆府没拿下来,自己的兵士还折进去万余人。那些他平时引以为傲的江湖浪人,也折损殆尽。恼羞成怒的宁王朱宸濠已丧失了理智,他决定和安庆府一干到底,不但把留在宁州城的兵力全部调到前线,还把上官子婉及其属下也调上来。
上官子婉带领的近百人,可谓江湖高手,如若对阵守城兵士,就像饿狼之于羔羊,简直太容易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