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作品相关

作品相关(5 / 7)

,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历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封渤海县侯、散常侍。

房琯(公元696-763年),字次律,河南洛阳人,博学多闻,唐肃宗时担任宰相。

陈希烈(公元-758年),天宝年间担任左相,无书不览,尤好谈玄论道,附身于李林甫、杨国忠,后因得罪杨国忠告老还乡。

韦见素(公元697-762年),字会微,第进士,袭父爵,擢累谏议大夫、礼部侍郎,接替陈希烈担任左相,马嵬兵变后随李隆基入蜀。

崔光远,勇决任气,长六尺,瞳子白黑分明。开元末,为长安令,与杨国忠善,累迁京兆少尹。安禄山反,叛军兵临城下,崔光远以京兆少尹代京兆尹,开城降燕。唐军收复西京,崔光远再次开城归唐。后任西川节度使,平定剑南节度使段子璋叛乱。

苗晋卿(公元684-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为人谦柔宽厚,处事恭谨练达,在他的宦海生涯中,虽无恢宏大举,却也有誉于时。任职地方期间,宽厚待人,为官清廉,治郡有方,深得民心。肃宗的时出任左相。不计个人恩怨,忠于唐廷,保全大节,难能可贵。张皇后挟李辅国浸桡政,苗晋卿、崔圆等畏其权,附离取安。

崔圆(公元705-768年),字有裕,贝州武城人,为崔亮的八世孙。崔圆少年家境贫寒,志向远大,好读兵书,有经国济世之才。崔圆以“钤谋射策”授武职官,但崔圆以文才自负,不愿担任武职。肃宗继位,崔圆与房琯、韦见素一起辅佐,以功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张皇后挟李辅国浸桡政,苗晋卿、崔圆等畏其权,附离取安。

裴冕,字章甫,河中河东人,本冠族仕家。王鉷为京畿采访使,表署判官,历殿中侍御史。及鉷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人咸惧之,鉷宾佐数百,不敢窥鉷门。冕独收鉷尸,亲自护丧。遇太子李亨于平凉,具陈事势,劝之朔方。肃宗即位,以定策功,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奉璋,咸宁太守,为官清正廉洁,治境有方。

石季虎【本书虚构】,羯族人,性格豪爽,大漠响马,专劫富商巨贾,杀人越货,不留活口。

康翰【本书虚构】,突厥人,伊西马贼首领。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颜真卿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二十六岁中进士,登甲科,踏上仕途,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敢于进言。时逢宰相杨国忠权倾朝野,众臣无不迎合谄媚。颜真卿屡受排挤,被贬黜出京,任平原太守。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颜杲卿(公元692年-756年),字昕,京兆万年人,和颜真卿同为颜师古五代孙。在安禄山帐下任范阳户曹参军、迁常山太守。安禄山起兵南下后,颜杲卿设计杀叛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

颜季明,颜杲卿之子。

来瑱(公元-762年),邠州永寿人,唐朝名臣,将门之后,略知诗书,崇尚名节,少有大志,以忠义闻名,绰号“来嚼铁”。父来曜,开元末年担任碛西节度副使、安西四镇节度使。安史之乱中,来瑱死守颍川,大破史思明余党于鲁山。

贾循,幽州长史,燕军范阳节度副使,率军举义归唐。

张介然,卫尉卿,安史之乱出任河南节度使,率领四万陈留军民抵抗叛军,城破被害。

薛愿,颍川太守,率军与叛军血战阳翟,城破被俘。

庞坚,颍川长史,率军与叛军血战阳翟,战死殉国。

贺兰进明,开元十六年进士。安史之乱中,以御史大夫为河南节度使,守临淮。张巡被围睢阳,遣南霁云乞师,进明嫉巡声威,见死不救。

王承业,右羽林大将军,安史之乱后担任太原尹、北都留守。精于算计,贪生怕死。

季广琛,字廷献,寿州人,唐代大臣。季广琛从小随父母居住在洛阳,开元二十三年中智谋将帅科,仕肃宗、代宗两帝,历任瓜州、荆州、宣州刺史。曾率兵赴河南,拜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因永王之事被贬温州刺史。

许叔冀,安史乱时任灵昌太守,滑濮节度使,其人狡猾多诈。

李栖筠,字贞一,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迁安西封常清节度府判官,常清被召,表监察御史,行军司马。肃宗驻灵武,栖筠料精卒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

段秀实(公元719—783年),原名颜,字成公,陇州汧阳人,中唐时期有名的直臣。幼读经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