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八十一章 吐蕃之变(1 / 2)
更新时间2012-11-17 21:20:49 字数:2224
一日傍晚,长安城北永兴坊,左骁卫大将军府门前,出现了两名从吐蕃国都逻些城远道前来的神秘客人。其中一人交给府门前的守卫一封信,守卫持信入府。少顷,马重英来到府门口,将两名客人迎入府中。
次日一早,马重英快马加鞭直奔麟游。
九成宫丹霄殿,马重英见到李豫,俯首跪地拜道:“末将恳请陛下恩准,辞去左骁卫大将军之职。”
李豫上前准备扶起马重英:“重英这是何故?豫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重英不妨直说。”
马重英没有起身,依旧俯首跪地:“末将恳求陛下履行当年承诺,允许末将返回吐蕃。”
“返回吐蕃!”李豫听到这里,心中猛然一惊。
马重英将前夜发生自己府中的事如实禀告了李豫。那两位来自吐蕃国都逻些城的神秘客人,是吐蕃前将军尚结息和副相尚息东赞派来的特使。特使送来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亲笔信,赤松德赞在信中恳请马重英回国,协助其诛杀叛臣。
事情还得从四年前说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吐蕃大臣郎季多吉、末郂二人密谋,在亚着贝擦城杀害了赞普墀德祖赞。郎季多吉和末郂对外宣称赞普病逝,拥立其子年仅十三岁的赤松德赞继位,实权则掌控在郎季多吉、末郂二人手中。三年后,副相尚息东赞查明事情真相,暗中告知年仅十六岁的赤松德赞。此时的赤松德赞空有赞普头衔,却没有任何实权。赤松德赞忍辱负重,认郎季多吉为尚父,暗中秘密与尚息东赞、尚结息、尚赞磨联合,积蓄自己的力量。
郎季多吉掌控吐蕃兵马,手下骁将如云,赤松德赞身边则缺少有勇有谋的将才。尚结息向赤松德赞推荐曾在自己帐下任职,现在唐廷担任左骁卫大将军的达扎路恭(马重英)。赤松德赞清楚的记得,当年大非川之战,达扎路恭(马重英)身负重伤护送自己返回吐蕃。赤松德赞写下亲笔书信,请尚结息、尚息东赞派人秘密前往长安,说服达扎路恭(马重英)返回吐蕃,协助自己诛杀叛臣。
赤松德赞是吐蕃历史上最有才能和野心的一位赞普,一旦赤松德赞在马重英的协助下掌握的吐蕃大权,必然会与大唐发生冲突。安史之乱使得原本强盛的大唐帝国国力骤减,陇右的西海、河曲、海南三地,加上洮州、叠州都相继沦入吐蕃之手。
李豫看过赤松德赞的书信,低头沉思,心中拿不定主意。十年前,在石堡城,李豫曾向马重英承诺,有朝一日马重英想要返回吐蕃,绝不阻拦。
丹霄殿内,李豫静坐在龙椅上思考,马重英俯首跪在地上。两人这样僵持了半刻钟,李豫起身走到马重英身前,扶起马重英,说:“豫言出必行,既然将军已经决定,豫为将军送行。”
九成宫外,李豫、贺拔楚岳、哥舒曜为马重英送行。
李豫取下自己腰间的玉牌,递给马重英:“将军持此玉牌即可通行无阻。左骁卫大将军不必请辞,虎骑暂时交由浑瑊统领。虎骑中的吐蕃将士,将军可以带走。事成之后将军如果愿意回来,豫虚位以待。”
马重英接过玉牌,抱拳叩谢:“重英就此告别,陛下保重!”
马重英快马奔回长安,将虎骑移交给右领军卫大将军浑瑊,带领原虎骑军中二十三名吐蕃籍兵士,离开长安返回吐蕃。十年前的大非川和石堡城一战,唐军俘虏了上万吐蕃兵士,李豫下令除三百余名没有亲人的兵士外,其余全数释放。后来,马重英将这三百余名孤儿中的一百五十人编入西凉狼骑。经过两年的平乱战争,一百五十名吐蕃籍兵士中只剩下这二十三名人。马重英率领二十三名战场上同生共死的兄弟,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一路西行。
这一日,行至鄯州城下,被一队全副武装的骑兵截住。骑兵领队是陇右节度使李抱玉的族弟李抱真。李抱真策马来到马重英面前,拱手道:“家兄已在府中备下酒宴,请马将军入城一叙。”李豫节度河西时,马重英和李抱玉长期在一起共事,两人之间十分熟悉。
陇右节度使府,李抱玉走出府门,将马重英迎入后堂宴会厅。
酒过三巡,李抱玉对马重英说:“将军本该在长安,如今远行至此,不知欲往何处?”
马重英回答:“吐蕃逻些城。”
“逻些城!”李抱玉有些惊讶,继续问:“是陛下授命将军前往吐蕃?”
马重英直言回答:“重英此行,并非陛下授命。吐蕃赞普有难,重英前往相助。”
李抱玉突然站起身,将手中酒杯摔倒地上,厉声喝道:“我朝与吐蕃正处于交战状态,将军此行,等同投敌!”
与此同时,从后堂前后涌出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兵士。站在李抱玉身旁的李抱真拔出腰间佩剑。
马重英丝毫不乱,平静的解释道:“重英此行,已经过陛下恩准,何谓投敌。”
李抱玉不信马重英之言,问:“有何为证?”
马重英无言以对。马重英为了尽快返回吐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