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远征军,反攻(六) 字数:11745(4 / 6)
自发地疏散,老百姓抛家别土,扶老携幼,形成一股难民大潮,向四乡八寨、向野箐深林,一路奔逃而去,在漫漫逃难途中,饥寒交迫,贫病交加,老人倒下,幼子离散,一片惨景,不忍目睹……
1942年5月10日,就在百姓无主地疏散出走与混乱之中,292名日军乘隙而人,竟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腾冲城。这真是腾冲人的奇耻大辱。
倭国军国主义妄图用野蛮征服与毁灭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和她的文明。
日军在腾冲犯下的罪行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们杀人的手段残忍,计有刺刀戳死、排枪射死、开水煮死、油锅烹死、盐水沸水灌死、锯子肢解、掘坑活埋、活活剐死、甩杆甩死,甚至喝人血、吃人心,炒人肝,真是怵目惊心,灭绝人性;他们强暴妇女,上至七十老妇,下至未成年幼童,有的妇女被数十人轮奸,甚至强迫被强暴妇女的丈夫和亲人观看;他们用枪用刀杀人,还嫌不够,竞在腾南及梁河施放鼠疫细菌,先是几个人得病死亡,后是几家人,几巷人、几寨人得病死绝,再后是大面积传染死亡,仅此一项死亡人数达14000多人,许多地方户户空室,村村闭门,一派凄风苦雨,到处哭声哀哀、冥纸飘飘;他们到处烧毁民房,不是烧毁十幢八幢,而是一村一寨的烧光,1943年,他们下乡扫荡,烧毁腾北界头街、桥头街、瓦甸街、小回街、营盘街、腊幸街、固东街、马站街、碗窑街等十一条乡镇街道,保家乡、茶子园、芹菜塘等村寨数十个。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啼饥号寒,满目苍凉;他们到四乡八寨掠抢物资,有时正值老百姓吃饭时间,百姓一听到日寇进村,急忙放下饭碗就躲进深山,这些强盗放心将百姓的财物抢劫一空,临走,还不忘记在百姓家的饭甄里、菜锅里屎拉尿。
中国民间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日军越是疯狂作恶,就越加速他们末日的到来!
腾冲城战前有人口5万,城墙周长约4公里,高约7米,厚约4米,为岩石所筑坚固异常。日军盘踞腾冲两年多在城内修筑了重点堡垒30余座,各街巷堡垒星罗棋布,战壕四通八达,整个腾冲城已成一座庞大而坚固的堡垒。
要攻腾冲,首先需强渡怒江天险。当时,日军在怒江西岸构筑工事,布下重兵。5月11日黄昏后,渡江战斗打响,怒江东岸的中国军队火炮齐发,炮弹飞向对面高黎贡山中之敌,在火炮掩护下,先头部队分乘数十艘橡皮舟、木船,快速向西岸进发。守敌被中国军队炮火压住,无法阻挡渡江部队,中国军队首批渡江部队中,仅2人受轻伤。部队上岸后,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对敌射击。
敌人构筑的工事隐蔽性较好,如敌人不开枪,中国军队根本不知敌人藏身之处,且敌人居高临下,易于发现中国军队行踪,敌人狡猾,不轻易开枪,待中国士兵接近掩体20余米时,众枪齐发,中国军队毫无防备,伤亡惨重。后中国军队先用炮火攻击敌人阵地,再用火力侦察,如此一步步艰难前进,经10余日血战,终于歼灭怒江西岸守敌大部,其余日军向北斋公房溃逃。
北斋公房,地势险要,由高黎贡山入腾,此是必经之地。敌人深知此处战略地位重要,在山顶设置重兵,构筑大量坚固堡垒。中国军队渡江后经讨论决定,派小部队追击渡口逃跑之敌,佯攻北斋公房,迷惑敌人,主力部队则翻越深山老林,绕过北斋公房,断其后路。
说是绕道,谈何容易,高黎贡山的山崖很多地方几乎垂直于地面,稍不小心,便会摔下深渊粉身碎骨。部队指挥官想出一法,命士兵仿效三国时邓艾攻蜀之法,身背武器,沿着悬崖峭壁,攀附藤葛而行,辅之以铁桩粗绳。但仍有士兵不小心掉下深渊,身边战友忙伸手去救,也一齐掉了下去。几名盟军士兵,脚蹬翻毛皮鞋,走一步滑三步,中国士兵一旁看得好笑,抬起脚道:“还是我们中国草鞋管用。”盟军士兵忙上前,索要大号草鞋穿之,皮鞋则挂在脖子上,继续前行。成功绕到北斋公房背后,切断腾北之敌与腾冲城守敌之联系后,部队即对北斋公房之敌形成包围之势。
主力部队的绕行动作切断了敌驻守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冷水沟的日隈大队的补给,使该守备队陷于杀马啮人的境地。
中国军队如潮水般扑向北斋公房,经22天血战,中国军队最终攻占敌军碉堡14个,全歼守敌一个大队。攻下北斋公房后,中国军队将士士气大振,又经多日血战,乘胜攻下腾北敌军重要据点桥头、江苴,并迅速沿龙川江南下,一路上,扫清明光、固东、片马等地残敌。至此,第二十集团军完成了对腾冲城的战略包围。此时,由北向南溃逃的日军与腾冲守城日军合编为一个混成联队,由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及腾冲城。
高黎贡山战斗,二战历史上海拔最高的一次战斗,山上每天都是云遮雾罩,厮杀声枪炮声始终回响在云层之上。当地老百姓说,那是天兵天将在干仗。听起来极富诗情画意。但诗情画意只是表象,当年的高黎贡山其实是生命的炼狱。六十年后,一个摄制组来到当年的高黎贡山战场,但见五颜六色的野花,如彩霞,如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