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血染国门 (1)(3 / 12)
,卜力猛然抬起头来,加士居少将和梅轩利警察司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阁下!”他们向他举手敬礼。
“嗯,回来得很快嘛!”卜力说,“从你们的表情看来,一定是打了胜仗!”
“是的,阁下,”加士居自信地笑笑,“一切按照阁下的部署进行,预计在一两天之内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
“很好。”卜力点点头,对此深表满意。
“阁下,我还给你带来了一件战利品,”加士居说着,从衣袋里取出一四千疮百孔的丝织品,双手抖开来,把那面绣着“太溪奉宪团练,文”字样的战旗展现在总督的面前,“阁下请看,我们拿到了中国官方军队直接参与抗英的铁证!”
“噢,谢谢你!”卜力兴奋地站了起来,“这将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占领深圳,赶走九龙的税关和驻军!为此,我们应该干一杯!”他转过脸去,朝着办公室门外喊道,“威士忌!”
“报告阁下!”秘书走了进来,手里并没有端着威士忌,却拿着两张红色的卡片,“两广总督派代表求见,这是他们的名片。”
“什么?两广总督?”卜力很觉意外,从秘书手里接过那两张卡片。这种中国式的名片,正式的名称叫“名刺”,比西洋名片要大得多,在红纸上书写着投“刺”者的官职和姓名。卜力莫名其妙地拿在手里看了看,便递给懂汉文的梅轩利,“来的是什么人?”
梅轩利接过“名刺”,先看第一张,读出上面的文字:“‘广东候补道王存善’……”
“王存善?”卜力脸上泛起鄙夷的笑容,“这个人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对我们毫无用处了。另一个人呢?”
梅轩利把下面的那张“名刺”拿上来:“‘大鹏协右营守备方儒’”
“噢,驻扎在九龙城的低级军官,将在被我们赶走的人员之列!”卜力满脸的不屑,“他们到香港来做什么?”
“阁下,”梅轩利说,“两广总督对于新租借地发生的骚乱,态度非常暧昧,他派代表来,显然是希望我们对那些抵抗分子手下留情……”
“不,他的态度不是暧昧,而是鼓励暴民的骚乱,抵制我们的接管,我已经搜集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两广总督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卜力怒气冲冲,两撇小胡子微微地颤动,“现在,英国国旗已经在新租借地升起,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镇压反政府的叛乱,中国方面根本无权干涉,还派什么代表?谭钟麟要见我,他应该亲自来,就像我到广州去见他一样,这是起码的外交礼仪,两名低级官员不配我接见!把他们赶走!”
“是,阁下!”秘书应声道,转身走了出去。
“不,等一等,”卜力又叫住了他,“这件事由梅上尉去处理,让那两个人把我的话转告谭钟麟,特别是,我这里还有一封他的密电……”
十几分钟之后,梅轩利便打发走了那两位不速之客。
总督办公室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在地图上展开,卜力手中的红铅笔在林村谷画了一个长长的箭头,直指西方……
夜幕降临了林村谷。
这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峡谷,左为大帽山的余脉,由锦山迤逦连结大艹奄山、观音山,右为大刀岃,两侧群峰夹峙,山高坡陡,丛林茂密,古木参天,港九几近绝迹的“莞香”树,在这里尚有野生。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垂下一道道曲曲折折的瀑布,汇入林村河,由大浦东泻吐露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林村谷的奇绝险峻,由北端的坑下莆,到南端的观音径,一条狭窄的通道连接着大埔平原和八乡平原。英军由大埔西进,此地为必经之途,别无他路。
伯杰上尉奉奥格尔曼中校之命,率领香港团队二百五十人追击抗英乡民,进入狭谷,巴瑞特中尉率领预备部队随后赶来,两部会合。而同时奉命前来支援的西蒙斯上尉,刚过坑下莆,便在放马莆迷了路,率领由三名英国军官和一百二十名印度士兵组成的枪队,拖着两门炮,南辕北辙地往粉岭方向开去……
伯杰等不到西蒙斯,率众继续向西进发。林村谷的谷底只有一华里宽,被山里人垦为稻田,刚刚插上秧苗,稻田之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头顶细雨纷纷,脚下一片泥泞,队伍行进得十分艰难。
突然之间,两侧山上枪声大作,弹如雨下,好似从天而降!千百人同时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杀!……”
“啊?!”伯杰大惊,“我们中了埋伏!”
正在泥泞中跋涉的英军猝不及防,在突然而至的枪弹下倒下了一片,“哇哇”乱叫,伯杰率领的先头部队本能地向西突围,而林村谷西口被密集的火力死死地封锁,已经根本无法前进!
“撤退!赶快向东撤退!”伯杰举起手枪,对空连发三枪,下了紧急命令。二百多人的香港团队立即缩回,向东溃退,却被巴瑞特率领的后续部队堵住,他们的后方也已经被仇恨的火网封锁,英军进退两难,拥挤成一团,自相践踏,中弹者纷纷跌入泥泞之中,一时阵营大乱!
几分钟前还自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