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终天不复形(3 / 5)
焘下令拓跋齐等人护送崔浩回房休息,并遣派御医为崔浩治伤。陆寄风只打断了崔浩手臂,要接回去也非难事。
待崔浩下去养伤,拓跋焘心情略定,仍有些愤愤然,寻思道:「陆寄风这厮未免太过可恶,竟差点暗杀朕的股肱!」
一旁的宗爱一脸狐疑,道:「万岁,逆臣陆寄风的武功何等高强,他要取丞相性命,易如反掌,怎么可能只断他一臂,而且还是骨肉之伤,并未致残?」
拓跋焘听了,也觉奇怪,想了想,果然越想越有可疑之处。
拓跋焘踱了几步,反复思索,一会儿才道:「宗卿所言有理,这其中是有些古怪!」
拓跋焘一时想不出个合理的解释,便不言语,在崔浩治经史的几案前坐了下来,随手翻着崔浩所拟的诏书文告等,他时常在此与崔浩长谈,对崔浩的书房熟悉之极,见到那卷预备祭拜大鲜卑山的石室祭文,便随手拿起,展卷欲观。
但另有一张草稿,就压在这祭文的文稿之下,被书卷压着,隐约露出一角,似乎有意藏起。拓跋焘一时好奇,将之抽了出来细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拓跋焘的脸整个绿了。
陆寄风一离开司徒府,奔出几百尺外,突然便有两道身影闪至,挡在前方。
陆寄风看去,正是龙阳君与凤阳君。
两人挡在陆寄风面前,龙阳君道:「陆道友夜探司徒府,究竟有何打算?」
陆寄风冷笑道:「我拜访故友,还需向你们报告吗?让开!料你们也挡不了我的路!」
龙阳君道:「我们不是来拦路的,师尊请陆道友上静轮宫一叙,遣二阳前来恭请大驾。」
陆寄风道:「很好,你师父已经等不及,非要取我的真元不可了?」
龙阳君道:「师父有命,务必请陆君移驾,与故人一会!」
说完,龙阳君手中抛出几块令牌,陆寄风定神一看,竟是「天一子」、「地一子」两块令牌!
那是烈火道长与惊雷道长的令牌。
如此说来,烈火道长与惊雷道长并未死,还活在世上?
就算陆寄风不以他们的性命为念,他也很清楚:弱水道长不会这样放过他,以他的残忍无道,要上麦积山,杀死眉间尺、冷袖等人,逼陆寄风屈服,也不是不可能。
陆寄风吸了口气,便不言语,径自往静轮宫的方向轻身飞跃而去,二阳君紧跟在后,三道身影如电,在平城的夜空中一闪而过。
静轮宫上,几乎接至天上的高殿里,冷风扯动层层青幛,风声呼啸,令殿内的青石地面、玉柱雕楹更显清冷。
星月的光辉照着弱水道长的身影,他独立华殿,有遗世的仙人风范,在他的身上,只带着冷冷的雪的气息,没有丝毫的血腥味。
弱水道长缓缓道:「陆道友,你的心机,令弱水也甘拜下风。」
陆寄风冷冷不语,看着弱水道长。
弱水道长道:「崔浩的权位,在魏国已巩固数十年,三代之君信任有加,多少宗室完全动摇不得分毫。想不到你就这样轻易的毁了皇帝对他的信任,恐怕崔浩至死,都不知道原因!」
原来弱水道长也已看穿陆寄风的用意,以及他如何对付崔浩了。陆寄风冷然道:「我警告过他,如果他迷途知返,我还能保他一命。但是他既然一意孤行,那么也只是自取死路罢了!」
弱水道长看向陆寄风,道:「你以不世机缘,得到天下人皆企求的能力,又天生聪颖,智谋过人,为什么你却自甘堕落,愿为人驱策,难道你真的这么没有野心,这么无欲无求?」
陆寄风道:「我不是无欲无求之人,我要的是世上最难得之物,纵使我有再高的能力,再深的智略,也不可企及。」
弱水道长问道:「你想要什么?」
陆寄风道:「无非安定两字。」
弱水道长不屑地嗤笑了一声,道:「你这话未免太过可笑,安定如何不可求?泛泛众庶,士农工商,甚至道涂狗豸,生活得比谁都安定!」
陆寄风道:「是吗?乱世之中,那样的安定随时会被破坏,我的故居就在终南山下,当初为避战火而迁居时,我曾以为不过数月,就能重返,谁一去竟已十几年,也许都已经荒芜,不留寸草了!那里有我父母的坟墓,有我躬耕的小园,我愿在那里终老一生,但是我却还是被战祸逼得远走他乡,无一日安定!安定两字,我梦寐以求!天下之人所想望者,也不过这两字!」
弱水道长淡然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心愿,并非不可求。只要陆君你把内力都给予弱水,弱水必定举天下之力,保护陆君,让陆君能在终南山下无忧无虑地过完此生。如此一来,各取所需,岂不为妙?」
陆寄风冷笑道:「你别作梦了,我不会把我的内力真气,都送给你这妖物!若是让你成为魔头,陆某的安定就是立于苍生的不幸之上!我就算身安,心也不安!」
弱水道长摇头笑道:「你如果不肯,就别怪我强求了!」
说着,两旁青幛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