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回来了” (4)(5 / 11)
机,其余的都溜掉了。他命令钱德勒中尉带领中队其余飞机在克拉克上空继续巡逻,自己和李德向仁牙因飞去。他认为放掉了自杀飞机是433中队的耻辱。
两架P—38编队向北猛追,高度一千五百英尺。他们很快飞过了圣约翰(菲律宾有几十个圣约翰),找到了阿格诺河。接着,克拉凯认出了大片野草丛生的滨海沼泽和白花花的海滩盐田。盐田中到处是弹坑,都是炮击舰队留下的。一个小镇的废墟在机翼下一掠而过。他看到蔚蓝色的大海。
啊!仁牙因湾。
吕宋岛最大的海湾——仁牙因湾,从西边的散提阿果岛到东边的圣斐迪南多角,宽二十二海里,如一弯残月,缺口朝着东北方的中国南海。三年前,本间雅晴中将就是从这里登陆直下马尼拉的。现在,海湾里又密密麻麻布满了美国战舰。巨大的战列舰、巡洋舰和较小的驱逐舰抖动着,炮口喷出针状的火舌。LCI火箭艇几乎被烟焰包围,一枚枚火箭很快地爬升到天空,再缓缓跌下去。小蝌蚪样的蛙人在海湾的浅水里用彩色浮标标出航线。并且爆破水中障碍物:日军设置的Z字钢桩和木桩、混凝土角锥和铁刺网……一团团水花沿着凹形的海岸连成了一条线。岸上的日军异乎寻常地静默着,一枪不发,一炮不还。
只有自杀飞机向一百余艘炮击舰艇挑战。
吕宋岛北方的几个机场因天气条件,美机无法压制从尼古斯机场、拉瓦格机场、阿帕里机场、巴累尔机场上起飞的日军自杀机,把美军第77特混舰队撞得狼狈不堪。“新墨西哥”号战列舰挨撞以后,舰桥淹没在浓烟中(后来才知道丘吉尔派驻麦克阿瑟司令部的拉姆斯登中将、一名少将和几名记者同时丧命)。两艘驱逐舰已经气息奄奄:一艘船尾没水,另一艘严重横倾。一架自杀机凶恶地追逐着一艘扫雷艇,尽管扫雷艇丢弃了贵重的破雷卫,仍然未能逃脱。它被撞后腾起大火,许多水手纷纷跳海。
【破雷卫:扫雷艇使用的一种扫雷装置。】
神风机竟然成了仁牙因的王者。它挑战性地瞄准一条军舰,当这条军舰象个粗腰肥臀的女人笨重地扭动屁股的时候,神风机又冲向第二条军舰,它满不在乎地穿过第二艘军舰的阻拦炮火,撞到第三条军舰上。美军舰艇为了对付掠海飞行的自杀飞机,胡乱开炮,常常误伤了自己人。
克拉凯少校怒火中烧。
他一推机头,来了一个大角度俯冲,冒着友舰的炮火,鹰隼一样咬住一架特攻机。这架特攻机已经对准了“澳大利亚”号重巡洋舰。“澳大利亚”号晦气透项,它已经挨了四次撞击了。它的前主炮炮塔被撞得稀巴烂,指挥仪早掉到海里去了。它的官兵大部分非死即伤,可它还是用后主炮顽强地轰击海滩,不肯退出战斗序列。
克拉凯的P—38战斗机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它机头上的20毫米机炮可以在射界内自由活动,攻击范围很宽。他用20毫米机关炮开火,先打乱了自杀机的航向。自杀机向左偏航,又瞄准了一艘火箭艇。火箭艇用全部炮火向自杀机射击,连克拉凯也挨了儿颗12.7毫米机枪弹。克拉凯截住了它的去路,它最后又扑向一艘驱逐舰。克拉凯终于打掉了它。他离那架零式机太近了,可以看清日本特攻队员的脸。那脸上的表情疯狂而热烈,飞行员白色的缠头上溅满鲜血。敌机的座舱玻璃全碎了,飞行员可能也死了,他的表情凝固在脸上,手僵硬地握着操纵杆,从离那条驱逐舰几英尺的地方扎入海中。
克拉凯猛地拉起机头,甚至来不及看那条驱逐舰上的水兵向他欢呼致敬。也不知是哪艘军舰的炮手向他当头一炮,几乎把他揍下来。克拉凯大骂:
“你们他妈的眼瞎了,连双机身的P—38都认不出来了。再打炮,就让神风机送你们上天去吧。”
油量计是马休换的。它已经快打到三分之一处了。克拉凯用指甲弹弹表盘,它摆了几下,又回到原处。该返航啦。
克拉凯看看手表,他从飞行时间计算,马休换上的这只表还算准。马休总有办法。这趟回去得弄瓶好酒谢谢他。
现代战争中,人与人结成了一种复杂微妙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支援,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一个车工旋出一个合格的零件,被装配工安装到一架飞机的部件上。装了箱的飞机由军舰护送,通过敌人的潜艇封锁线到前方。重新装配起来的飞机还要有许多人来保障:陆战队夺下滩头,“海蜂”修好机场,高射炮单位打退敌机袭扰,油船运来汽油、润滑油、仪表油等十几种油料,然后由克拉凯这样的小伙子开到天上去。而他还得靠奶酪、啤酒、巧克力和面包养足气力,靠好莱坞的电影松弛神经,靠马休这类地勤人员保养好飞机,最后由他给日本鬼关键性的那么一下子。
究竟谁该谢谁?谁又指望别人感谢自己?说也说不清。都是为了美国,都是为了打败日本,大家一拍肩膀:“O.K.!”这就够了。
他又顺原路回到了克拉克机场。
他想招呼钱德勒他们一块儿返航。“大蓝毯”该换班了。
克拉克基地上空没有一架飞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