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听弦部(3 / 9)
水种植水稻,谷物的收获远远低于中原地区,为了生存,苗人只能重新回到丛林里,依靠渔猎补充生活物资。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里,时间长了,苗族的祖先对毒虫慢慢摸清了规律。了解了这些毒虫的属性之后。
苗族的巫师就开始把养蛊本身的糠皮飞虫放弃,转而用体型更大,本身就具备猛烈毒性的蛇类、蜘蛛、蝎子、蜈蚣、蟾蜍来养蛊。
这五种毒物号称五毒,是养蛊的基本。但是蛊术流传几千年,养蛊的毒虫早已经超越了五毒的范畴。
毒虫的不仅仅是五毒,有了蚯蚓,蚰蜒,飞蛾,水蛭,青虫等等昆虫和其他动物。到了后期,植物也能被用来养蛊,甚至还有用某种矿石炼制养蛊的方法。
所以到了明朝的时候,苗族养蛊已经到达了顶峰,到了无苗不蛊的地步。而且养蛊的苗族白苗比黑苗更广泛,黑苗虽然养蛊,却以巫术为主,所以在养蛊上面白苗更加厉害。
而且白苗的巫师有很多是女性,而黑苗的女性地位较低,不能行使巫术。这也是白苗养蛊更厉害的缘故。
还有青苗和花苗,也是苗族的分支,不过苗族到了明朝时期,只有黑苗和白苗的分布更加广泛,青苗和花苗被排挤到了更偏僻的地方。其中青苗走得很远,在东南亚地区开枝散叶,跟中国的西南地区慢慢就隔绝。
胡濙在缠溪中的赤线蛊,是黑苗的一个男性巫师所下。现在胡濙最后的消息是在缠溪。而缠溪是黑苗的地盘。
钟秉钧和魏易欣到了缠溪,知道苗人放蛊的厉害,不敢随便吃苗人的食物,也不敢喝水。两人只能找到大一点的市镇,向朝廷驿站的驿丞出示青冥卫的公文,寻求补给。但是驿丞也是天高皇帝远,不愿意给他们提供食物和盘缠。
两人落魄到跟流浪汉一样,靠着魏易欣年幼时候的本领,跟野人一样的生存。也幸亏魏易欣的身世奇特,否则两人早就饿死在某个偏僻山野。
由此可见,胡濙和黄铁俞两人在西南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因为他们两人面临的情况和魏易欣、钟秉钧一模一样。不过胡濙是朱棣亲自培养出来的行者,能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生存。当年胡濙和还是燕王的朱棣征战大漠,靠的就是他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找寻水源和草地,甚至能够找到草原和森林里动物为了过冬储藏的食物。这种人被燕王派遣到西南地区,绝不是随随便便找出来的一个人。
魏易欣和钟秉钧在缠溪附近的山山水水到处寻找胡濙和黄铁俞,找了好几个月,把附近的黑苗山寨都走遍了,还是查不到线索。最后钟秉钧和魏易欣决定放弃寻找胡濙、黄铁俞,承担起找寻让銮和尚的任务。
可是在他们离开一个苗寨的时候,走到了一个大路口。魏易欣一时疏忽,导致了他们也深陷困境。
魏易欣中了金蚕蛊。而金蚕蛊在所有蛊术之中,是最厉害最凶险的一种,远远超过胡濙中的赤线蛊。
这就是防不胜防的蛊术厉害所在,无论多么小心,还是不经意的会中招。并且魏易欣比胡濙更加冤枉。胡濙是被人主动下蛊受了陷害。而魏易欣是自己找死。
魏易欣和钟秉钧决定离开缠溪,到别处寻找让銮和尚,到了一个路口,两人是在是饥渴交加,身上又没有什么盘缠,向驿丞购买口粮。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魏易欣就看见了路口上放着一个银锁,约莫有十两,苗族的女性都喜欢用银饰做饰品,所以这个银锁十分的精巧,即便是化作银锭,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钟秉钧本来是青城山的弟子,看见银锁放在大路上,知道不妙,可是魏易欣是一个非洲人,虽然去过阿拉伯,也曾经纵横于印度洋,可是那里懂得中国巫术的博大精深。于是不顾钟秉钧的劝阻,执意把银锁捡起来,想拿着银锁去驿站买口粮。
魏易欣拿起银锁,却发现银锁下面连着一根蚕丝,蚕丝虽然很细,却拉扯不断,魏易欣于是好奇的把蚕丝的另一端给拉起来,就发现蚕丝的另一端是一个香包,当钟秉钧看见香包后,就连忙叫苦,知道这个东西绝对有极大的危险。
魏易欣已经把香包打开,里面是几片花瓣,这种花奇香无比,是一种芙蓉花。在西南也不鲜见,钟秉钧把香包打落,花粉漂浮在空中,更加的奇香扑鼻。钟秉钧连忙龟息闭气,可是魏易欣却把花粉吸入不少。
然后一个花瓣全部化作飞蛾飞起来,魏易欣和钟秉钧也不知道,散发奇香的粉末是花粉还是飞蛾身体上散发的粉末。
两人当时遇到这个古怪的事情,金蚕蛊并没有发作。魏易欣和取笑钟秉钧太过于紧张。于是两人到了一个市镇上的驿站,找到驿丞,要购买口粮,并且住在驿站。可是驿丞看到了银锁,根本就不敢给魏易欣折算成银两,而且给了他们粮食和补给,又送了他们一匹驴子,要他们赶快离开。
魏易欣和钟秉钧却不肯走,执意要在驿站住宿。如果驿丞在不答应,他们就威胁要禀告朝廷,给驿丞治罪。驿丞只好勉强让他们留宿在驿站一晚。
一夜无事,第二天早上醒来,钟秉钧看到了魏易欣的身体出现了古怪,原来他发现,魏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