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贵女奸商 > 166 解决

166 解决(3 / 4)

,就算真是为了做好事,本就疑心病重的皇帝也要阴谋论,觉得这人是想造反。

商锦秀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毕竟现代有各种各样的慈善基金,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非官方的。她哪里知道,在古代做个善事都这么麻烦,一个不好就可能掉脑袋。

那时候。还是李淑华提醒了她,她才明白这里面的潜规则。

如今,商锦秀已经有了经验,虽自己出金子却要挂上官府的名义让她有些不自在。可想到当官的是自己老爹,她就一点也不排斥了。

反正这些金子来路不正,用作善款正好。既能帮助那些穷苦百姓。又能够为商士功增添政绩。

商锦秀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就跟李淑华商量起了开善堂的事。李淑华早已经有经验了。对于善堂并不反对。官府其实开设了善堂,只是资金不足的原因。善堂的情况并不好,里面收留的人日子过得很糟糕,最多能吃饱,吃的却非常差。

并非杜玉章办事不行,他出身世家,对于鼓动那些大户捐款并没有好的办法,即便真的鼓动了,那些大户也最多意思意思给一点。更何况,皇帝虽然下令让各地开设善堂,却并不是一个大方的主。每年税收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善堂的开销,然而皇帝规定的这个数却非常少。就那点银子,怎么可能维持好整个青州善堂的日常运作?

这年头粮食产量低,别灾年,就算是丰年都有很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活活饿死。一到灾年,或者再遇上个天灾,就会出现很多难民。这些难民一部分死在灾荒中,一部分在事后由官府安排,还能再自力更生,剩下的一部分老弱病残,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就只能待在善堂里。

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这样的人都能够幸运地进入善堂。

杜玉章已经算是好的了,不仅不会贪墨,每年自己还要补贴一点。即便如此,这些善款对于善堂依旧是杯水车薪。

但杜玉章也是有能耐的,虽然并非每个可怜人都能进入善堂,但是只要是进入善堂的人,他就会保证让那人吃饱,即便只能吃粗面馒头,好歹不用饿肚子。

不过,比起杜玉章的办法,商锦秀和李淑华显然更有经验和手段。这些手段,一部分是商锦秀从书里学来的,一部分是她自己想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李淑华的想法。

李淑华作为一个女强人,对于善堂里的那些可怜人,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够自力更生,而不是被动得靠官府来养。当然,若是实在没办法的,她也不可能逼着人做工,只是尽可能发挥那些人的潜力,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而已。

因为李淑华和商锦秀的努力,青山县善堂里不少人后来都离开了善堂,有了自己的家。虽然只是一间房子,但到底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拥有这样的成功经验,商锦秀和李淑华对于经营整个青州的善堂自然非常有信心。更何况,这件事根本不用她们亲自动手,只要制定出细致的章程,商士功就会交给官府的人去办。

至于不肯办事或者想中饱私囊心怀不轨的,商士功自然会趁着这次机会抓对方一个典型。

善堂这种事,只要做好了,就是大功绩。不管怎么,名声太好听了。就算商士功才当上青州知府没多久,就算肯定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不服他的管束,一旦他告诉这些人可以把善堂经营好。那些人都不会拒绝。

没有人是傻子,会舍得放弃这样增加自己名声和功绩的机会。更何况。商士功的办法还不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何而不为?

商锦秀跟李淑华商议后。李淑华就同意了她的决定,二人先按照经验粗步拟了一个章程出来,等中午商士功回家吃饭的时候,李淑华就跟他提起了这件事。

商士功已经吃过善堂的甜头,当初青山县的善堂就是李淑华帮他经营好的。再他也希望能帮助那些穷苦的可怜百姓,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于是下午的时候,他就在衙门里召集下属,开了个会跟他们商量这件事。

他刚刚提出来,那些下属脸色就微微一变。看向商士功的目光多了几分不屑。这些人都觉得,商士功太好高骛远了。善堂一直都是个麻烦的差事,皇帝下令开设,就算烧银子,也不可能关就关了。

只是这善堂就算是开着,情况却很不好,每年还得花费很多银子养着里面的闲人。即便如此,善堂的情况依旧十分寥落。

这些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现状,也可以是早就已经死心了。他们也并非铁石心肠。或者全都是利欲熏心。只要还有良知的人,都希望把善堂给经营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能有个去处,不至于流落街头。

只是现实早就已经把他们给打击了。他们对于善堂也根本不再抱有希望。

所以,商士功一提善堂的事,他们就觉得商士功是太急功近利。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因为商士功还很年轻,这些人都觉得他看着不太可靠。

商士功虽然看见了他们的脸色。也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却并不生气。他继续出自己的计划。当然,这些计划都是李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