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1 / 4)
一,如何挡得住五个国家的围攻?
李怀懿摇头道,“五国联盟,虽然来势汹汹,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盟友越多,利益的牵扯就越复杂,注定成不了大事。”他对左右道,“去将鲁祺瑞请来,就说朕有重托。”
鲁祺瑞担任秦国的小官,是国中有名的辩才,为人放荡不羁。
不久之后,鲁祺瑞便来到御书房。他的鬓发散乱,衣衫不整,手里还拿着一个酒壶,直问李怀懿有何重托。
李怀懿不以为忤,将檄文扔给他看,又道:“越国出尔反尔,给大秦带来大难。此次,唯有爱卿,才能救万民于水火!”
鲁祺瑞一下子酒醒,他本就放浪形骸,恨世上没有伯乐,此次骤然得帝王如此看重,也顾不上其它,连忙扔掉酒壶,跪伏于地,“微臣身无长物,只有这根三寸不烂之舌!请陛下放心,微臣必不负重托,否则以死谢罪!”
李怀懿将他扶起,仔细交代一番,又勉励了几句,才将他打发走。随后,又传来将领,做出军事布置,以留后手。
一番安排下来,天色都黑了。李怀懿坐在龙椅上,感觉十分疲倦。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突然想起了姜鸾。
上回,他也是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偶然听见她的声音,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这个妖女虽然没什么其它的优点,于容貌方面,却独得上天厚爱,仿佛凝天地精华而生一般……
李怀懿想着想着,心思便活泛起来。他唤来宫人,命令道:“去传宓妃,让她立刻过来。”
宫人错愕,连忙应是,转身出去传话。
……
姜鸾正在长乐宫中用晚膳,忽然来了一队宫人,要请她去御书房。
姜鸾看了看才吃了几口的晚膳,说道:“请诸位公公稍等。”
领头的宫人为难道:“陛下吩咐,让您立刻过去。”
姜鸾不悦道:“本宫正在用膳,你们稍等片刻便是。”
宫人们都犹豫起来,其中一个宫人,对领头的宫人附耳道:“公公,陛下登基这么多年,御书房里,何时进过后宫的女人?”
领头宫人心里一惊,下意识地去看姜鸾。
她似乎不太高兴,红唇微抿,宜怒宜嗔。
莫非宓妃真的要得势了?
领头宫人的心中,如绕过九曲十八弯,面上却露出一个妥帖的笑意,“娘娘说的是,奴才们稍等片刻便是。”
姜鸾将他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什么。她用完晚膳,又漱口净手,才披上大氅,带上手炉,随着宫人来到御书房。
甫一踏进去,暖意便扑面而来。明亮的烛光下,李怀懿正靠坐在椅背上,阖着双目养神。他面前的御案上,摆满了已经批阅完的奏章。
宫人带着姜鸾,小心翼翼地上前,还未开口,李怀懿的双眼猛然睁开,右手按在随身佩戴的剑上。
宫人低下头,“陛下,宓妃娘娘到了。”
李怀懿看了姜鸾一眼,挥手,示意宫人退下。
宫人退着走出去,掩上殿门,御书房中,便只余二人独处。
“过来。”他的声音疲倦而喑哑。
姜鸾摸不准他的心思,上前,在他跟前停住。
年轻的帝王穿着一件黧色常服,宽肩窄腰,眉目锋利而威严,恍若永不坠落的清冷星光。
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服侍人会吗?给朕按按。”
姜鸾略微惊诧,她应了一声是,踱到李怀懿身后,将双手轻轻放了上去。
“陛下为何忽然唤臣妾来按摩?”姜鸾按了半晌,忽然问道。
自那日宠幸过后,李怀懿从未踏足后宫,分明是瞧着对她不喜。
李怀懿轻笑一声,“越国出尔反尔,联合四国,围攻大秦。”
“姜鸾,你自己说,越国的罪孽,是不是要由你来偿?”
第17章 先讨好朕 然后看朕的心情。
姜鸾指尖一颤,“陛下说的是真的?”
李怀懿把檄文找出来,扔到御案上,“你自己看。”
琉璃灯火摇曳,刻满篆书的木简静静躺在案上。姜鸾走过去,拿起木简,粗粗扫了一遍,双眸不可置信地睁大。
她心跳如鼓,又从头到尾,细细读了一番。这是一篇辞藻华丽、酣畅淋漓的檄文,但这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像抽打在姜鸾的心上。
她的故国,彻底放弃她了吗?
御案上摆着一个小香炉,缓缓吐出龙涎香的云雾。姜鸾垂眸看着木简,纤长卷翘的睫毛一颤一颤,红唇失神地微张,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
李怀懿欣赏着她失魂落魄的模样,一时间来了兴致,起身,将她推到御案上。
“看明白了?想好怎么偿债了吗?”他俯身,盯着姜鸾,声调低沉醇厚,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
姜鸾猝然被压到御案上,被迫仰面看着他。
他的眉眼清冷而锋利,近距离地直视着她,不错过她的任何一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