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嗦米粉 你要媳妇儿不要?(2 / 4)
、笃定。
是嘛,怕个锤子嘛。
姚如意又骄傲地叉起腰来。想这么多作甚?喜欢一个人又不丢脸,何况他是那么好的人。再这么扭扭捏捏下去,她自个都快受不了了!
如今这么不破不立倒也好了。
勇敢迈出?去,也想通了,她又找回了对自己的掌控感,姚如意只觉一身轻松舒爽,怀着这般的心情,也忙去灶房看看。
林闻安哪像是会烧饭做菜的样子,可别把她灶房炸了。
没曾想她走?到?灶房门口,林闻安竟做得好似有模有样的。
她便饶有兴趣地倚在?门边瞧着。
望着灶台前那个忙忙碌碌的身影,姚如意的眼尾渐渐弯了起来,唇角也不自觉地往上扬。
与这灶房、锅台都格格不入的高大男人身上还穿着宽衣大袖,但袖口已?用攀膊高高挽起,露出?了一双线条结实的小臂以及修长瘦白的手。
长腿宽肩窄腰……硬朗线条往里凹折进去的腰间,系着她的粉白碎花布……眯眼兔子围裙。
姚如意想笑,却?又觉着他身上那总是疏离淡漠、令人感到?遥远的天才?之?感,这一刻竟被一种居家人夫的气息替代了,让她心口莫名发烫。
只见他从陶瓮里舀出?一勺猪油,往热锅里一淋,滋啦一声,香气便冒出?来。接着洗了葱,切得细细的撒进去,很快便炸出?了葱油香。
他又转身从竹篮里拿出?几个鲜鸡蛋,蛋皮在?锅沿上轻轻一磕,蛋白裹着蛋黄滑进锅里,没一会儿便在?滋滋油响中,瞬间鼓出?了金边。
他动作松松散散,一手往筐里丢了蛋皮,一手持着锅铲翻蛋。
姚如意瞪大了眼,看他如此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她简直难以置信。
心里都犯嘀咕。她原以为像林闻安这般读了好些书的君子,该是连灶房的门朝哪开都不知晓的,没想到?他此刻站在?灶前,竟如此熟练。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他拿起刚刚用热水泡软了些的粉干,往水里一放,盖上盖子焖起来。粉干若没泡够时间,便得煮久些,直到?煮软。他时不时掀开锅盖,用筷子轻轻搅动,让那米粉在?水里舒展开,不要黏作一团。
因长得太?高,这灶台台面对他有些矮了,他还得时不时费劲地弯下腰,一脸严肃地凑近锅边观察炉灶里的火候,火光映亮他的面容,姚如意见他鼻尖上被火气热得沁出?细细的汗珠,却?也顾不得擦。
方才?或许还有些旖旎氛围,如今姚如意看林闻安这神色,便知晓他毛病犯了,他这表情和他处理公事、画火器图纸时一模一样。
很显然,他现?在?正一心钻研如何煮米粉了。
果然,天才?有天赋是其次,其实他们就是做任何事都容易专注认真?,哪怕是煮碗清汤粉。
不过林闻安的确是不同,这个世道,即便是林司曹这般的小官或是孟员外这样的富商,都是讲究“君子远庖厨”的,故而英婶子在?家时才?会那般忙碌辛劳,她生的还都是儿子。
除了小石头,如林维明几个大的孩子读了书回来,也鲜少会有意识要替母亲分忧帮忙烧饭做菜的。
这不是他们生性不堪,而是自小便没有人教他们要这么做。
米粉的香气飘散开来。煎蛋后冲一壶滚水下去,汤色霎时转作奶白。林闻安从另一只陶瓮里捞出?早已?煮软的粉干,重又投入蛋汤之?中。
诸事停当,他才?转过身来。
此时他面上也平静了,甚至一触到?姚如意的目光,便知晓她在?想什么似的,淡淡地开口道:“其实‘君子远庖厨’这话,是世人断章取义、附会错了。此语出?自孟子与门人所论《齐桓晋文之?事》,全句应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讲的乃是仁心恻隐之?意。”
他说?话间,手上也没停,已?将洗净的菠薐菜撒入锅中。待菜叶软塌,便一面说?着,一面将煮好的米粉盛入碗中:“……之?所以以讹传讹,不过有些心术不正之?徒为自己扯的遮羞布罢了。民以食为天,谁又能不食人间烟火?将庖厨之?事尽推为女子妇容妇功,极可笑。曾经?读《孟子》时,其实还有另一句话叫‘莫耻庖厨以远人’,这句话更好,只是却?没什么人知晓传诵。何况……”
林闻安将两只煎得焦边金黄、火候正好的荷包蛋卧在?碗面,侧首对姚如意道:“你?还记得我少年时曾在?姚家读书么?”
奶白汤水托着雪白米粉,其上还点缀翠绿菜叶,再卧两只煎蛋,舀一大勺棕红透亮的茱萸辣酱,添些酸萝卜丁、酸豆角同炸酥黄豆,又切几片卤肉铺上,瞧着便叫人食指大动。
好香哦。
方才?还在?欣赏林闻安小臂线条和腰线的姚如意,此时目光已?完全落在?米粉上挪不开了。她虽然中午吃了,但如今看着这粉,竟又有点饿了。
听着林闻安的话,也只是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她依稀记得姚爷爷絮叨旧事时提过,林闻安的母亲常年卧病,他父亲时常带着妻子去各地寻访名医。他幼妹尚小,遇着这些时候,便如原主小时一般,得寄住在?外祖或祖父母家中。
但与原主不同的是,林闻安的妹妹虽也曾寄人篱下,却?有丛伯亦步亦趋地跟着去照顾看护。有丛伯这个自家人在?身边,即便是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