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江义沅&萨木 “我家兄长倾慕您多时,……(2 / 2)
?”
宋溪直白相询,像江义沅这般出众的姑娘,在京城自是百家求娶,能得见一面已属难得,她自然不肯放过这个良机。成与不成另说,总要替兄长问上一问才是。
她此言一出,几人皆怔住了。阮玉眉头微蹙,目光扫向三哥沈支轩,沈支轩连忙扯了扯宋溪的衣袖。宋溪浑然不觉,仍眼巴巴望着江元,等着答案。
阮苓看向阮玉,见他眼尾微红,似染了霜雪的青竹般透着几分湿意,心下亦是一阵酸楚。
这一年多来,她亲眼看着自家弟弟从最初的肝肠寸断,到后来强撑着一点点振作。那些日子里,他连个“江”字都听不得,甚至连江家的大门都不敢再踏进一步。
她至今记得,多少个夜里听见他被褥间压抑的啜泣声,直听得她心尖发疼。
她原以为义沅姐姐找到了心爱的男子就会成婚,谁承想萨木家人从中阻挠。若义沅姐姐当真与萨木成不了,若阮玉始终爱着她,这次,她希望自家弟弟能有一次机会。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她私心里还是盼着他能够得偿所愿的。
现在她觉得,义沅姐姐远嫁北境,倒不如嫁在京城,起码她在这里长大,风土人情都是一样的,生活起来也顺心。
有时候,这世间情爱,与其追逐自己心仪之人,倒不若选择一个真心待自己的。
江义沅听罢宋溪的话,沉默片刻,婉拒道:“多谢宋姑娘美意,只是我眼下尚无成婚的打算。”
她拒绝得干脆,宋溪倒也不显失落,因为她知道希望渺茫。为了避免尴尬,她当即说了些趣事岔开了话题。
众人很快又言笑晏晏,堆完雪人后,又一同去用午膳。
江府这顿接风宴甚是丰盛,兄长江砚深满面春风地为大家斟酒,能有这样一位妹妹,他感觉十分的骄傲。
旧友重聚,推杯换盏间尽是欢声笑语。如今众人皆已立业成家,纵使有人尚未得偿所愿,却也都在为前程奔忙。
宴罢,众人移步茶室,品茗闲谈。说起各地风物见闻,文人雅事,更觉趣味盎然。
江义沅在西域这一年多,终日与异族人打交道,算起来她也只有萨木一个知交。远走他乡虽然能建功立业,但是却少了这般与挚友谈笑风生的快意。
人生便是如此,欲得其一,必失其一。唯有寻得其中平衡,方得自在安逸。
自午后至黄昏,已有三四拨媒婆登门为江义沅说亲。这些巧舌如簧的妇人,几乎将京城适龄的儿郎都数了个遍。
一年多过去,京中又冒出不少青年才俊,其中多有耳闻江义沅威名的。
这些世家子弟提起这位女将军,无不心生敬仰。更有曾见过江义沅的,皆道她姿容出众,才学过人,行事又极有魄力。
这般品貌双全的姑娘,自是引得不少儿郎倾心。那些高门大户更是争破了头,都想将这文武双全的佳人迎娶进门。
江母见萨木此番并未随行,已猜出了几分。这一年多,女儿书信从未提起过萨木,也不知这二人是不是已经缘尽。
他们家本就不愿女儿远嫁,要是女儿愿意留在京中择婿就好了。她如此想着,便没有明确回绝说亲的媒人,只希望女儿能够慎重思量。
然而,江义沅对这些说亲之事兴致缺缺,任凭媒人踏破门槛,也未去见一个说亲的对象。
她原就打定主意,若遇不上称心如意的,就终身不嫁。何况她已应允萨木,若是他能摆平他的祖母,她就与他成婚。
阮苓回到家后就与阮玉聊了聊,她见他仍对义沅姐姐念念不忘,便心生了撮合的心思。
像义沅姐姐这般好的姑娘,谁家不想娶进家门?她也想让义沅姐姐一辈子留在身旁,这样与沈支言她们三个又可以天天在一起玩了。
她与父母说了此事,父母见有了机会,生出了些期许,他们早知阮玉对江义沅情根深种,只是以前江义沅总看不上他。
而如今,这孩子心性沉稳,才干出众,阮家又晋了太傅之位,与将军府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了。
他们这般思量着,便开始备置礼品,打算择日去将军府郑重地拜访。
转眼便是除夕,众人各自在家中用过团圆饭后,相约至街市赏烟花。依旧如年少时那般嬉笑玩闹,好不快活。
他们约定五年之后再聚京城,届时看看各自都在做什么,是否过得幸福,是否完成了曾经的愿望。
年节过后,江义沅并未急着返程。因为薛召容特意给她安排了一桩差事,还说此事非她不能胜任,需要她出色完成。迫不得已,她只能暂留京城,延后了回西域的行程。
而北境这边,萨木这个年过得甚是煎熬,日日夜夜地想着江义沅。尤其是新年过去几日也不见她回来,更是悬心吊胆。
京城是英才辈出之地,许多俊杰翘楚,让人倾心不已。何况京城还有个痴心的阮玉。
大概又过了两三日,萨木见江义沅仍旧未归,终是坐不住了,连忙收拾行装,快马加鞭地向京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