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1)
好不容易,继续的颍川之行。李达在停留了一个星期的教学后,又迎来一场春雨贵如油,淅淅沥沥半个月。
当他们抵达颍川时已经是四月了。
来到这里一行人才不由得感慨,颍川学风之盛果然全国闻名。
核心地区如何他们等人不知道,但一路过来路过那些周边的小村子,李达都有发现里面设立了一个私塾,而且几乎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在里面读书识字。
至于大青山那里一些村子里面,随处可见的孩童打闹玩耍的情景,在这里几乎是看不见的。
随着越来越接近颍川书院,学风就更胜一筹。
若是周边外围还在一字一词地学着《论语》;那么中部的地区,已经有一些学童拿着一本书在高声朗诵;最靠近书院的地方,不少学童更是一边读书,一边寻找伙伴讨论其中的解释。有时候,两人甚至可以为一个词的意思辩论上整整半个时辰。
当李达等人看到传说中的颍川书院,李达才知道什么才叫做,大庆国最大最有名的书院。
不说别的,就他那占地面积,照李达的目测来看,至少有上百亩之多;外围都是三米高的围墙,正前方甚至挖了一条护城河。
里面是什么布局李达不知道,但在外观看来,整个书院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城池了。怪不得是第一书院,怪不得皇帝不敢惹世家。李达估计就这个书院的学生起码占朝廷总官员的十分之一,当然,你也别觉得少。毕竟现在大庆朝还是实行父子继承制的,高位的都是世家子,而这种书院多是他们用来招揽人才啊,提高社会地位的。所以多是小家族和平民子弟,你说说看着士族里不厉害。
当然望山跑死马当李达一行人来到颍川书院门前时,已经是正午时分。
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好到了休息的时候,大量学生有说有笑地在书院之中走了出来。看到李达一行人,也稍微探头过来看了看。
虽然不讨厌被围观,但李达还是不准备在当珍稀动物。于是也不耽误,直接走到了大门前。
递上拜帖,那个护院模样的人见李达的拜帖什么名堂也没有,就准备上前拦阻。以为是过来捣乱的。相当傲气的说[什么李。。。]
话刚吐出来就被打脸,一旁的卫轩亮出一牌子上书【常侍谒者】,瞬间腿软。
立马就被一旁的护卫队长拍一边去了,过来和李达打哈哈[照护不周,那小子刚来。不懂规矩。]
卫轩沉默,继续拿出那份推荐信,那小队长笑得更灿烂了。但还是接过信看了看,客气地将两样东西递了回去,笑着说道:[原来是李先生,祭酒已经吩咐过了,若是先生到来,不必通报,直接随小的进去便是了。只是学院范围狭小,兼之如今正值午休时分,学生成群离开校园。为了我院学生的安全着想,还望先生一行人,能够下马步行入内。]
说完,直接侧身到一边,向李达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李达也不矫情,将马匹递给了前来接应的两个护卫。其余众人也随着李达纷纷下了马。
看着众人那侍卫动了动嘴,好似想问什么。
李达一看,还得和人交流呢。可别误会了。解释道这孩子是我弟子,那是管家,后边其余都是护卫。
一听,那小队长更恭敬了。毕竟,有一个常侍谒者在当管家,那里面肯定有一个是继承人什么的,就是不是那一个常侍谒者就够自己受的了。
李达也没有说什么,卫轩敢拿牌子就证明那一定是正规的。他可不会坑自己小主子,而且有这么个身份也好,不会有不长眼的。而身份高的又不在意。这个好。
诚王得意道;那时,那可是我儿子。我的继承人,可不能让那些不长眼的。欺负了。
李达;你确定是别人欺负他 外加很大一个问号。
诚王/水包子;。。。。。
作者有话要说: 那卫轩的官位是我从百度上搜的,汉朝的,在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是光禄勋官吏里的: 常侍谒者, 秩俸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在这里,就是相当于在高官或者爵位继承者身边的服务人员。当然还是很有地位的,起码高于家臣。